印染废水是一种水量大、色度高、组分复杂的废水,从我国印染行业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来看,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批实用技术,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总体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专家认为,解决废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艺改革,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来减排或不排废水,才能有效地减轻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家,可饮用水严重匮乏。解决印染工业用水及废水排放对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开发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热转移印花工艺新技术与传统印染工艺相比较,有效地控制了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废水的产生,最后的成品仅需简单水洗,元需加热和添加净洗剂即可。减少印染废水的排放和处理费用达到80%以上,洗水的CODcr,约为lOOmg/L,符合国际环保要求,属于清洁生产,为新建厂减少投资费用。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之一,各大城市更是缺水严重,因此改革印染工艺,减少耗水量,控制污染源已是形势所迫。
5 项目实施方案
5.1工艺路线
印花坯布→浸轧特种整理剂→烘干→转移印花→简单水洗→成品
5.2设备
浸轧特种整理剂:印染厂通用三辊均匀轧车,印染厂通用定形机。
转移印花纸的生产:多色凹版印刷机。
转移印花:热转移印花机。
水洗:印染厂通用平洗机
5.3配套设备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可选择)
数码喷绘打样系统(可选择)
生产调色打样系统
6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新开发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热转移印花工艺新技术将节能、环保带到一个新高度。印染生产长期以来沿用以水为介质的传统工艺,由于水相反应的不完全性造成织物上残留各种染化料,需反复洗涤才能除去。根据统计,传统印染工艺每生产万米织物耗水量达300~400m3左右。新工艺采用专有技术生产的、高反应活性的、环保型棉纤维专用整理剂,棉热转移专用色墨,整合印刷行业高端的分色制版技术,通过干法气相转移印花方式,使生产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织物印花产品达到印刷图片的效果,图案精度更高,层次更丰富,也有利于生产精细的条格花型和易变形的针织产品。利用该项技术可以用最少的花辊体现最丰富的层次和色彩,生产的产品与以水为介质的湿转移和传统丝网印产品相比有本质的不同。该技术采用的设备、化工料及用纸均可实现国产化,纸张可回用回收。
当前,国际染整设备和新技术的设计思想已从过去的末端治理观念改为全过程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的观念。本项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必将引领中国印染工业向世界染整工业发展的主流迈出一大步。该项目的推广与使用简捷方便,能充分利用印染厂和转移印花厂原有设备,在添置少量必要设备后,经过技术培训与指导,就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益创收空间。推广这一技术,将给传统的纺织印染工业注入新的活力。加快环保进程,营造具有世界水平的先进的绿色环保企业。
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并将此技术尽快推广使用,服务市场企业、消费者,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印染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和十多家相关企业,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工业科技园内规划了占地3000亩的以棉热转印为龙头的印花、烫金、绣花、缝制等一条龙的纺织品深加工产业园区。盐湖区委区政府对此项目十分重视,已着手建立约3万m2的集设计、创意、信息交流、展示、交易为一体的创意研发中心大楼。创意中心的建立,可使设计科研与企业生产实现零距离对接转化。该纺织产业园建成之后,不但使棉纺传统基地在技术和管理、市场开发上得到整体的提升,使境内原有的传统纺织、针织、印染行业得到有效整合,又可使纺织印花加工行业有一个集中展示平台。同时运城地处黄河金三角优越的区位优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占领中部市场,进军西部市场的基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