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涤纶纤维在中国
涤纶纤维是中国合成纤维中增长最快的品种,1965年涤纶纤维产量只有100吨,仅占中国合成纤维总产量约1.92%位于锦纶、维纶和腈纶之后而居第四位。1976年涤纶纤维产量上升到2.69万t(吨),超过上述三种纤维而跃居首位,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34.3%。1990年产量突破100万t,达到104.2万t。2001年产量猛增到632.6万t,2002年更达到772.1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1996-2002年间,中国涤纶纤维平均年递增82万t,占世界年均增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推动世界聚酯纤维增长的主要国家。近期内,中国涤纶纤维产量仍将以10%的年率增长,生产涤纶纤维消耗聚酯约占聚酯总消费量的90%。涤纶是属于高分子合成纤维,具有手感丰满,弹性好,坚实耐磨,抗皱抗缩,易洗,干得快,不必熨烫等特点。由于日本早在50年代已经出现分散染料直接印花工艺,发展至今,涤纶的染色、防染、防拔染、拔染等技术十分成熟,中山DIC色料在2005年把整套HI-VARIE涤防拔染系列引进中国,值此和大家分享我们应用技术经验。
2,涤纶防拔染印花艺基本理论
㈠拔染剂
由于涤纶是高分子物聚合物,一旦和分散染料反应着色,再进行拔染加工有一定的难度,基本采用还原法把分散染料分解去色,有以下三种方法(化学法):
Ⅰ,氯化亚锡(Stannous chloride):6SnCl2+4H2O→2SnCl 4+4Sn(OH)Cl+4[H]
SnCl 4+4H2O→Sn(OH)4+4HCl
Ⅱ,雕白粉(Sodium-Sulfoxylate formaldehyde:NaHSO2.CH2O+H 2O→NaHSO3+CH2O+2[H]
Ⅲ,德科林(Zinc foemaldehyde Sulfoxylate):Zn(HSO2.CH2O)2+2H20)→Zn(HSO3)2+2CH2O+4[H]
氯化亚锡 | 雕白粉 | 德科林 | |
化学结构 | SnCl2.2H2O | NaHSO2.CH2O | Zn(HSO2.CH2O)2 |
形状 | 白色或半透明晶体 | 白色晶体粉末 | 白色粉末 |
水溶性 | ◎ | ○ | ◎ |
拔染力 | ○ | ◎ | ◎ |
糊料安定性 | ○ | X | X |
可用染料 | 多 | 很少 | 很少 |
色相 | 可以着色加工 | 着色加工不可 | 着色加工不可 |
*HI-VARIE是锡系拔染剂产品,克服了氯化亚锡的重大缺点,以加工锡为主原材料,配合整体配方改良,富有以下特点:
Ⅰ,白色拔染性好,白度高.
Ⅱ,着色加工,色相鲜明
Ⅲ,机器设备的腐蚀性极低
Ⅳ,拔染糊料安定性良好
㈡加工方法
涤纶布防.拔染的加工工艺共有四种,有于防拔染法(轧染/干燥)和拔印法的工艺和印花效果
比容易和稳定,已成为现时最流行的涤纶防.拔染工艺
方法 | 防拔染法(物理性) | 防拔染法(化学法) | 防拔染法 | 拔印法 |
加工工艺 | 先印含拨水剂/吸附剂的花版,后叠印一般分散染料 | 先印含碱/氯化亚锡的花版,后叠印可拔分散染料 | 先印可拔分散染料(不发色),后叠印含拔染剂的花版 | 在已染色的涤纶布直接印含拔染剂的花版 |
原理 | 利用隔离/吸附原理s | 利用碱/氯化亚锡拔染料分解染分散料 | 底色不发色,拔染剂容易分解可拔分散染料 | 拔染剂分解已发色的底色 |
缺点 | 脱糊难,再现性难, 机器印花难 | 工程管理难 | 布的处理工程影响大,布纹/皱 | 分解纤维内的染料难,拔染剂/温度影响大 |
优点 | 少量加工 | 白度高,少量加工 | 白度高, | 可印浓色,印花 清晰 |
一般工艺 | 印含拨水剂/吸附剂色糊-干燥-印分散染料-干燥-HTS发色-碱洗-中和洗 | 印含碱/氯化亚锡的色糊-印分散染料-干燥-HTS发色- 碱洗-中和洗 | 白布轧染-干燥-印含碱/氯化亚锡的色糊-干燥-HTS发色-碱洗-中和洗 | 印含碱/氯化亚锡的色糊-干燥-HTS发色-碱洗-和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