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产远红外非织造布产品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把远红外线保温涂料加入到后整理剂中,进行涂层加工(局部整理液可以加入到颜料印花色浆中进行印花加工);二是把远红外线保温涂料加工到合成纤维纺丝液中,纺出功能性纤维再加工成非织造布。
红外线在非织造布后整理中的一种应用是利用远红外线保温涂料进行保温隔热整理。许多无机陶瓷粉末都有很强的发射红外线特性,例如氧化锆、氮化硅以及一些美铝硅酸盐都有较强的发射和反射红外线的能力。将这些物质加工成涂料,用涂料印花或进行涂层加工的方法加工到非织造布上,就可赋予非织造布发射红外线的功能,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此外,红外线干燥器还可以配有一套强制对流通风系统,用于除去表面附着的热气,以将非织造布表面的水蒸气及时排除,提高干燥效能。
将海藻纤维经过特殊的碳化处理,加工成0.4μm左右的超细粒子,也可使其具有很好的反射远红外线功能。特别是能在接近人体温度下,高效率的放射出适应人体保健的8~12μm的远红外线。
大多数非织造布的后整理是使用水溶液中的化学品对非织造布进行整理、印花、染色。在纤维表面涂层是为了使它不沾脏污,减少易燃性,或者赋予亲水性,但加工过程中的干燥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紫外线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对非织造材料进行改性或加工,更重要的是紫外线不需要在真空的特殊状态下,也不需要引进其他气体,只要在常压下就可以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