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来,国内外印染厂都在探索原生麻混纺、交织物的印染前处理工艺,以便克服传统工艺中强碱煮练和次氯酸钠漂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力求达到清洁环保,节能降耗的目的。我们经过与绍兴宝马印染有限公司的长期合作实验,在对原生麻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工艺上进行很多尝试,已取得了一整套成熟工艺,供大家参考。
1.新、老工艺比较
粘亚麻混纺织物的前处理目前大多印染厂所采用的工艺主要是湿加工工艺,即碱煮练、氯氧双漂丝光工艺:如63″(L/R55/45)8*844*34粘亚麻,工艺流程为:
翻缝→烧毛→碱煮麻→氯漂→氧漂→丝光
如果是半漂布或浅色还要增一道氯漂、氧漂,以便充分去除麻皮。工艺处方大多是:碱煮麻浸轧槽工作液烧碱在40一50g/L之间。氯漂浸轧有效氯一般控制在12~14g/L,复漂控制在3~4g/L,由于亚麻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与粘胶纤维的物化性能相差很大,所以在煮练时一定要考虑麻皮的溶胀膨化,亚麻纤维的浆料及果胶去除,便于漂白及染色又不至于让粘胶纤维的表皮严重剥蚀,强力下降手感粗糙。氯漂方面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人身体健康、设备的使用寿命都造成很大影响。从目前来看,煮练中烧碱、氯漂时次氯酸钠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印染污水的CODcr含量,相应增加了处理难度及成本。再者残留在织物上的有机卤化物(AOX),不符合出口欧盟生态纺织品的要求。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公司开发出专用麻类前处理专用助剂HS-182系列。经过长时间的小试、中试、大试,总结出一套实用工艺,其工作原理是:生物酶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具体工艺路线是:
翻缝→烧毛(潮落布轧淀粉酶)→煮麻→丝光→氧漂
除特浅色需增加一次回漂工艺,常规品种都能达到染色要求。烧毛时用淀粉酶BF-7658酶工作液灭火,既灭火又可退浆,高效节能;煮麻时麻纤维腔壁中的果胶能大部分去除。粘胶纤维几乎不受损伤。漂白工艺用182酶加双氧水,即可以进一步去除麻纤维的果胶及杂质,又
2.试验:
2。1前处理设备:
LMH752-l80型四火口烧毛机(在落布前加一格水洗槽作为退浆灭火)
MH902-180型双层网状汽蒸箱练漂机
MH752—180型单层履带汽蒸箱氧漂机
2.2规格品种:
63″(L/R55/45)8*844*38粘亚麻
2.3工艺流程:
翻缝→烧毛(淀粉酶灭水堆置4-5小时)→煮麻→丝光→酶氧高效练漂
2.4工艺条件及操作要求:
①翻缝:翻布整齐、缝头做到平、直、牢、齐
②淀粉酶灭火:BF7658酶10g/L
渗透剂JFC5g/L
NaCllOg/L
③车速80m/min打卷堆置3-4小时
④煮麻处方
HS—l8210g/L
渗透剂l0g/L
纯碱20g/L
车速45m/min、轧余率20%、工作液温度(90+5)℃,汽蒸温度:(100±2)℃、堆置时间:(60-70)min
1-4格热水洗温度:(95±2)℃、4-5格温度:(70~80)℃、最后一格温度:60℃。
煮练效果评价:毛效6-7cm、碘化钾液测试布面颜色呈黄色退浆效果良好。
⑤酶氧高效练漂处方:
HS-182l0g/L
H202(100%)8~l0g/L
渗透剂l0g/L
车速45m/min、轧余率(90-l00)%、工作液室温,汽蒸温度(100±2)℃、汽蒸时间(60-80)min,
漂白效果评价:白度、毛效、干湿强力、麻皮去除效果均能达到传统氯、氧工艺效果。
3.传统工艺与新工艺比较:(同坯)
3.1漂白后半制品比较
3.2染色后成品比较:
新工艺的半制品经过染色后整理工序发现颜色饱和度、鲜艳度、光洁度、织物的强力、克重都优于传统工艺。
4.结论:
无烧碱煮练、无次氯酸钠漂白工艺通过工厂的长期生产实践,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一致认同,但由于工厂设备及织物品种的不可控性,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方能生产,相信经过各印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