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煮布锅常见病疵原因及解决方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4日

 用调整后的处方生产16个月,碱斑和铁锈已基本杜绝。

二. 练液色素斑
 产生原因
 锅内织物堆置不匀,鹅卵石破碎后堵塞板孔;或织物接触铁板,排液水洗时水流短路,或冲洗流动量不够;或残液浓度高,水洗时温度低,冲洗时间短,导致出锅时局部带碱而造成漂白不匀。

 解决办法 
 堆布尽量松、匀;严格控制碱浓,排液后加强第一箱热水水质控制并充分冲洗。

三. 色斑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煮布锅内织物堆置不匀,练液浴比低,流量不畅,泵压小,液量穿透力小。
 解决办法
 织物堆置松、匀,浴比控制在1:3.5~4,提高泵压,防止漏汽、漏液,保证练液流量畅通。

四. 染色后布面出现无规则深色斑
 产生原因 
 排液降压过程中,在排液15min左右时,锅内压力大大降低,锅身下半部分练流排放相对缓慢,而滞留于下半锅织物之间的残液在压力较低时,一时不能排尽。残液在高温真空状态下5~8min可全部汽化干涸,在织物上产生斑渍,并严重局部丝光。经过漂洗后半制品上没有碱斑,若有碱斑,在没有酸洗条件下,一旦染色,织物上就有深色斑,称局部丝光斑。其次,直接与锅壁接触的织物,特别是下半锅靠壁部分,如滞留残液,在锅壁的烘烤下,滞留的残液沸腾汽化更快,如热水一时未能压入,极有可能产生类斑渍,因织物间排液不顺畅,滞留残液的可能性更大,汽化干涸容易造成局部丝光。我厂生产的细密手术巾,出锅漂洗开幅时,布面白度均匀,但染色后布面深色斑比粗支稀松的织物产生的多,也证明了这类斑渍产生的原因。

 解决办法
 此斑一旦产生,染色后造成无规则深色斑,回修时不能酸洗,只能靠反复剥色后再复染,所以必须事先预防。首先,在配制练液碱浓度时,不能过分高,使残液碱浓降低,即使汽化干涸也达不到丝光效果;其次,在排液降压水洗时,要尽快将准备好的热水压入锅内,大约在20min时加入,以防止残液汽化干涸。

五. 综合治理
 为彻底解决以上提到的各类斑渍,对设备全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
 原工艺流程:
   坯布--烧毛--退浆碱--堆布槽--1#绳(跳穿)--2#绳轧(1~2道)--进锅(冲练液)--升保温6h--排液--一箱热水洗--一箱冷水洗--出锅--3#绳轧加漂水(2~3道)--J形箱堆置--6#绳状(跳穿)--7#绳轧加大苏打(1~2道)--8#绳状(跳掉)--9#绳轧(跳掉)--10#绳状(实际1~2道水冼)--储存槽--待开幅

 目前工艺流程:
  坯布--烧毛--退浆碱--堆布槽--1#绳(3~4道热水洗)--2#绳状碱(3~4)--进锅(冲练液)--升保温6h--二箱热水洗--一箱冷水洗--3#绳轧(3~4道)--4#绳轧(3~4道)--5#绳轧漂(3~4道)--J形箱--6#绳状(3~4道)--7#绳轧大苏打(2~3道)--堆置--8#绳状(1~2道)--9#绳轧跳过--10#绳状(1~2道)--储存槽--待开幅

 以上工艺对比表明,现工艺保证了充分洗净布面残酸,这样将更进一步降低生斑和丝光斑以外的各类斑渍。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