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代表:差B:较差C:尚可D:可以E:较好
由表1、表3可以看出,TF-3000用量在30-50g/l时,整理布样的消臭效果较好,TF-3500用量在20g/l时,可以使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涤性能,用量提高,洗涤后织物的消臭效果稍微提高。
3.3织物的吸水性测定结果及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经过TF-3000整理不仅不会影响织物吸水性,反而会使吸水性略有提高。消臭剂TF-3000在高湿度下有好的消臭效果,因而以纯棉为整理面料,整理后可使织物获得较好的吸湿性与回潮率,使消臭效果得以实现。
3.4色座标及色差测定结果及分析
由以上色座标及色差可以看出,整理后织物色差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0.2-0.5色差单位),属于痕迹色差,可视为无色差看待。
3.5工艺确定
通过对小样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产样整理工艺为TF-3000:50g/l、TF-3500:30g/l、MAX-90A:10g/l,浸轧后烘干。通过样品的试穿,普遍反映良好,无异味现象,并且吸湿透气,无任何不适症状,决定进行批量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
4.结论
以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清洁性为目的的TF-3000消臭整理,是采用天然的高分子消臭物质为原料(TF-3000的LD50为2000mg/kg以上,TF-3500的LD50为2500mg/kg以上),采用适当整理工艺,使织物具有较好的消除人体产生的异味气体作用,改善人体周围的呼吸环境。整理后织物吸水性良好,无色变现象,调整工艺简便。
对织物进行消臭整理,是织物保健功能的一种,另外可以同时进行防紫外线、防电磁波、抗菌等功能整理,全面维护人体健康,提高纺织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宋肇基:二十一世纪的功能整理、全国纺织品保健技术研讨会资料,2000,12.上海
2.杨立艾,消臭纤维和消臭加工,印染助剂,1997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