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过程中,首先应组态扫描器,设置扫描器与PLC之间的I/O地址界面,建立扫描器与各站适配器之间的通讯。
组态网络上各个站时,先要定义各个站的地址(即站号)。站的地址可以不连续,但要与各站适配器DIP开关设定相一致。
对于Flex I/O或Armor Block I/O等I/O类型的工作站,我们采用I/O报文(I/O Message)的形式,分配各站的输入和输出。I/O报文是周期传送的,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从而保证它的实时性。
对于变频器、软起动器等设备类站点,我们采用显式报文(Explicit Message)的形式,分配PLC和各站之间发送/接收的字长;定义通讯方式和(我们定义为polled方式,每个扫描周期);建立与PLC之间对应的“软”I/O关系。
再利用PLC5的编程软件RSlogix5编制出块传送(BTR/BTW)命令,实现PLC对设备网上工作站I/O信息采集和控制。PLC控制程序就可以根据各站的工作状态向各站发出控制命令,以达到工艺要求。
由于我公司的各PLC都连接到Ethernet上,网上中控制室内有Rsview32监控工作站。各显示器可显示出RS view不同工艺区域的监控界面。在中控室既可以控制全厂的设备,也可查看各站点的当前工作状态,人机界面非常友好。
6.DeviceNet网络的使用体会。
(1)DeviceNet现场总线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从安装阶段来看,只通过一根通讯缆,就实现了对整个网上各站点供电及通讯,相对于点对点的控制方式,节省大量的电缆,桥架等。不但缩短了安装时间,而且降低了安装费用。
从控制上来看:利用网络通讯及“软”I/O方式,也节约了I/O模块和大笔资金。
如对变频器工作站,启动/停止,加速/减速等命令;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都可从DeviceNet网络通讯实现,节约了I/O模块,尤其是模拟I/O模块,费用相当昂贵。
(2)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且诊断方便,排除迅速。
DeviceNet由于仅用一条通讯电缆控制整个设备网络,使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各站点通讯端子支持带电热插拔,若某一站点出现问题及故障排除,不影响网上其他站点正常工作。
采用数据通讯方式来控制各站,不但极大减少了传统点对点方式的电缆数量,也使故障环节大大减少,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通过设备网使MCC的集中控制的形式十分有效,极大方便了设备故障的诊断。例如对变频器的控制,由于采用MCC及网络控制方式,一百余台变频器仅有五种典型控制电路,便于记忆及故障查找。当某台变频器发生故障时,不但可以从总控室看到报警信息,还可以从网络扫描器或变频器的人机界面上获得报警信息,方便快捷。
(3)系统监控更加方便、智能化。
通过RSview监控界面方式,中控室可以随时访问和控制设备网上的一些站点,根据需要调整控制参数又;可以监控网上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电机电流、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各设备正常工作。
7.DeviceNet网络的维护及故障处理体会:
(1)通讯干扰问题
我厂运转调试阶段曾经发生过某些站点的状态显示(控制室RSview人机界面)与其实际工作状态有时不相一致或控制命令执行不严格现象。经诊断及分析,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检查并紧固各终端电阻,防止信号反射。
终端电阻是用来防止(降低)通讯信号反射。为检查终端电阻工作是否正常,可以在断电(只有在预防性维护或系统故障时才可以)的情况下,测量网上任何两个CAN-H(蓝色线)与CAN-L(白色线)端子之间的电阻应在60Ω-70Ω左右即可(因我厂用的是菊花链结构)。
2).可靠连接DeviceNet网络的接地导线,消除外界噪音干扰。
为防止环流,信号电缆的屏蔽线仅能在一端接地。接地点最好从最接近网络的物理中心站点处引出,以达到最佳效果,最大限度的消除噪音干扰.我厂的接地线是从PLC机架的扫描器站点引出的.
接地方法为:将V-与Shield及Drain与PE可靠连接
通过1),2)以上两种方法及定期PM检查就可确保网络通讯系统工作良好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