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降低清梳联生条结杂和短绒工艺要点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9日

 

棉结、杂质和短绒在清梳联工艺处理上是一组矛盾,通过对青锋牌清梳联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连续均匀喂给、薄喂柔和开松、早落少伤纤维、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气流参数保证的工艺要点,并作了简要理论分析,指出做好开松、分梳元件的配套工作,根据品种要求与使用原料条件调整好工艺。并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降低生条结杂和短绒的重要措施。

近几年国产清梳联技术进步较快,表现在机械加工精度的提高,单元机型和流程机台配置的改进,控制技术的进步,分梳元件的优选配套和滤尘技术的配合等方面,已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得到迅速推广,对改善和提高棉纱质量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棉纺织厂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不断研究并改进工艺,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普遍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生条含短绒(≤16 mm以下)偏高,而采取降低短绒的措施往往又会影响结杂的清除,特别是棉结。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应根据品种需要做好设备选型和流程配置,尤其是开松、梳理元件规格的选择,工艺上对开松、除杂、减少棉结和排除短绒必须统一考虑,同时还应加强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青锋牌清梳联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改进,逐步形成了连续均匀喂给、薄喂柔和开松、早落少伤纤维、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气流参数保证的清梳联降低结杂和短绒的生产工艺要点,已被广泛采用,对于其他机型清梳联流程也会起到参考作用。

1连续均匀喂给的控制

提高开清单元机台的运转率,做到连续均匀喂给,这样在相同产量前提下抓取棉束最小、最匀,开松效果好,棉束表面积增加,杂质易于暴露,有利于排除,同时也为均匀混和创造了条件。

11提高抓棉机运转率

抓棉机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是短流程的基础。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原棉逐步开松,杂质逐步减少,但棉结、短绒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大和经过单元机台的增多是逐步增加的。因此现代清梳联开清部分均采用一抓一开一混一清的短流程工艺。一般要求自动抓棉机的运转率应达到95%,至少也要保持90%以上。它是通过调整主要参数:小车往复速度、抓取辊速度、抓取辊刀片与肋条相关隔距和抓臂每次下降动程来实现的。四个参数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影响运转率的高低,棉束重量的大小,还影响单位时间抓取棉包唛头的多少,最终影响除尘杂和均匀混和效果。在通常情况下,抓取辊速度采用1250 rmin1350 rmin,不宜过高,否则抓取力大,损伤纤维,近几年有的厂采用1000 rmin;抓取辊刀片与肋条隔距采用负值,抓取浮起于肋条以上的棉层,抓取棉束小,一股采用-2 mm-3 mm。二者调整好后平常生产不便于变动,保证产量供应主要靠变动小车往复速度和抓棉下降动程来实现。要提高运转率,关键是操作工应根据棉包密度的变化及时调节(小车速度确定后也不轻易变动,重点是掌握抓臂下降动程)。为了做到多包取用,往复速度以控制在15mmin左右为好。目前生产中碰到的问题是棉包密度差异大,进口棉包密度要比国内棉包大得多,拣三丝后各厂打包的密度也不一样,这对保证自动抓棉机实现精细抓棉造成了困难。例如棉包过松,为了保证供应,有的厂小车往复速度高达18 mmin,抓取辊刀片与肋条隔距-5 mm-7mm,抓棉臂每次下降动程也相应较大,致使棉块体积必然相对较大,对除尘杂和均匀混和均不利。在此情况下,有必要适当提高抓取辊速度,因为速度越高,则抓取的棉块相对越小(棉包密度小,对纤维损伤也相对较小)。反之如遇紧包棉,则可相对缩小刀片与肋条的隔距和抓棉臂每次下降的动程,为了少伤纤维,适当降低抓取辊速度。一般国内外抓取辊配两档速度(如立达公司为1335 rmin1565 rmin),而青锋FA009型自动抓棉机抓取辊采用变频调速,同时正式推出2300mm长度的抓臂,使横向排包增加了25%,(国棉包),既适应各种棉包密度,并可根据不同原料、纤维细度、成熟度等为优选抓取辊速度提供方便,同时由于抓取量的增加(抓臂长度1700 mm2300 mm),在供应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也为调小抓臂下降动程创造了条件,做到棉束相对较小,有利于排除尘杂和均匀混和。

[pagebreak]

12提高多仓混棉机的运转率是保证开清流程

机台高运转率的核心

只有提高多仓混棉机的运转率,才能保证自动抓棉机高运转率,实现多包取用、精细抓棉,同时做到均匀送出棉流。青锋FA029型多仓混棉机的斜帘、水平帘子均采用变频调速,斜帘运转率受FA116型主除杂机棉箱内部压力传感器和喂棉罗拉控制,调试中可达100%;水平帘子受控于斜帘子速度,只要设定好棉仓压力范围(纺棉180 Pa220 Pa),就为提高FA009型抓棉机运转率创造了条件,一般可达95%左右(FA009型机运转受控于棉仓压力的变化)。这时,在一定产量下不仅做到抓棉束最小(产量在350 kgh500 kg/h时,棉束重量约在16 mg/块~25 mg/块),而且抓取每个唛头次数也相对最多。

13主除杂机运转率必须做到100

为了控制好生条重量CV值和重量偏差,必须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主除杂机要做到向喂棉箱上管道连续均匀地送棉;上棉箱向下棉箱连续均匀喂棉和配备自调匀整器;青锋牌清梳联流程配有连续喂棉装置(FT1301 B),做到主除杂机喂棉罗拉运转率100%,保证了筵棉薄喂入,对主除杂机除尘杂有利。

2开清棉有关工艺与结杂短绒的关系

实践证明,筵棉含结杂、短绒情况除了和原棉质量密切相关外(特别是棉结),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清部分流程机台配置、打手形式及相关工艺参数(如打击力度,排杂方式)。现代清梳联开清部分多采用一抓一开一混一清短流程配置,如何做到薄喂入,实现柔和开松,减少打击力度,对多排杂和少产生棉结和短绒尤为重要。连续均匀喂给对开棉机和主除杂机的薄喂人创造了条件,可根据原棉含杂情况合理选择打手(滚筒)形式和速度,减少打击力度,既可提高除杂效率,又可少产生棉结和短绒。同时可根据含杂类别,合理分配开、清机台除杂效率。

21充分发挥单轴流开棉机除大杂的作用

目前国内开棉机多采用单轴流或双轴流形式,但普遍认为单轴流优于双轴流。FA105A型单轴流开棉机的设计特点:(1)棉流在上盖内部导棉槽的作用下,可绕打手55(机长1600 mm),开松清除时间长;(2)尘棒分四区可调,尘棒角度的变动既可调整尘棒间隔距,同时也调整打手与尘棒间隔距;(3)棉流在自由状态下受V形角钉弹打作用,开松除杂作用逐步增加;(4)车肚排杂,打手前侧设排微尘和短绒网孔;(5)打手为变频调速,调整工艺方便。因此FA105型机除杂效率高,一般可达25%以上,有的厂试验可高达35%,远远高于双轴流开棉机。

如何发挥单轴流开棉机的作用,工艺上应注意两点:

(1)掌握好四点压力。棉流人口处静压一般应掌握在+50 Pa-+150 Pa,不能过大,否则受气流冲击入口处尘棒间落白花;出口处静压一般掌握在-50 Pa-200 Pa,不能过低,否则会回收短绒和尘杂;排杂口应保证落物顺利排出,一般静压不低于-800 Pa;排微尘口静压一般控制在100Pa-200 Pa,不宜过低,否则网眼易被短绒糊死。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