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在纺织加工过程中避免使用含有抗氧剂成分的化学品,特别是尽量避免使用含酚类抗氧剂的包装材料。
3.2.3控制坯布布面pH值5~6。前面谈到BHT硝化衍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呈无色。但同时考虑到一般棉的荧光增白剂耐酸性能不高。因此认为控制坯布布面pH值5~6为宜。可以在坯布后处理时用适量的酸处理,最好是不挥发性酸,比如柠檬酸和酒石酸,同时要做好工艺试验,控制好坯布布面的pH值(指抽取液pH值)。
抽取液pH值测试方法:取(5.0±0.1)g的待测坯布,剪成1cm×1 cm碎片,在200 mL烧瓶中注入50 mL蒸馏水,加盖,煮沸,保持微沸2 min。然后将烧瓶远离热源,投入布料碎片,将烧瓶盖子盖上,放置30 min。在这期间时而旋松盖子,晃动烧瓶。30min后,用pH值计测定pH值。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减轻由于抗氧剂引起的黄变问题。
4结论
纯棉特白产品在贮存和销售过程中的黄变是多种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主要是受荧光增白剂的感光降解、会变色的柔软剂、布面pH值、烟气,尤其是与抗氧剂有关的氮氧化物的影响。为此,在生产中要注意前处理程度,荧光增白剂和柔软剂的选用,布面pH值的控制等方面都要适应保持白度稳定性的要求。对放置场所中氮的氧化物要进行监测,坯布和成衣要避免存放在氮氧化物浓度较高的场所,要尽量避免日光直射,保持存放场所阴凉干燥。这样才能保持特白产品白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而满足客户要求。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