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染料与进口染料的主要差距
国产染料与进口染料的主要差距:
商品化质量差。某些颜料粒径分布范围宽;粒子形状不规则,染色中损失率也比德国对应商品要高5%~10%。
纯度不够高,含有杂质多。染料商品的质量纯度和含有的杂质成分有关,目前我国生产的染料中杂质盐分甚至重金属等的含量比较高,而且组成复杂,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这些不纯物会影响上染率、色光和相关牢度,还污染了环境,这与我国目前还原染料的制造工艺比较陈旧、新技术应用少,原料控制不严、探测手段落后等有关。
品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我国某些染料品种具有光触媒脆化作用,有些染料具有湿变性、热变性和整理剂变色性。
染料添加剂影响色光。国外染料从结构上解决染色鲜艳度和牢度问题,国内为降低成本往往添加多种添加剂,影响色光和色牢度。
有些染料与辅料粘合剂在高温熨烫时相互作用,发生变色。瑞士一家著名染料厂家的弱酸性染料士林艳蓝G,在北京一家企业的仓库里被遗忘并存放了23年。发现后想再用又怕出问题,经染料生产商与新出厂的同一产品进行打样检测,各项色牢度合格,并在对比中发现两块真丝织物的色样无论色光还是深度竟完全一致。
广东一家印染企业主要生产出口欧美国家的床上用品,客户让他推荐国产阻燃整理剂,要求阻燃效果能耐200次水洗。经试用两个知名品牌的产品,最终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无奈之下只好用经销商指定的价格极其昂贵的进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