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纤维的两大缺陷是易毡缩和易虫蛀。后者为羊毛及其制品的保管带来极大的麻烦。通常使用精萘来驱虫。但因精萘对人体有危害,已明令禁止使用。羊毛防虫蛀的方法有暂时性和长期性的两种。樟脑和精萘属于暂时性的。长久性的方法是使用羊毛防蛀剂对羊毛及其制品进行处理,使防蛀剂中有效成分物质与羊毛结合达到防虫蛀的效果。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内使用的性能较好的防蛀剂种类有进口的MitinFF(有效成分为N-5-氯-2-苯氧基磺酸钠),Eulan33,EulanWA;国产的有辛硫磷。由于进行防蛀处理后,的羊毛制品要在人体上穿着,并与人的皮肤接触,由此对防蛀剂高效低毒的要求很高,故从80年代起,拟除虫菊酯类防蛀剂得到大量的使用。其作用为能够阻止羊毛大分子中二硫键的蛋白质变性还原,因而能破坏蛀虫消化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品种进口的有MitinBC,Perigen;国产有羊毛防蛀剂JF-86。其有效成分均为二氯苯醚菊酯(简称氯菊酯),为拟除虫菊酯中的一种。其优点是高效低毒,对人无“三致”作用,取代了其他类防蛀剂。
羊毛的防蛀整理,通常为用防蛀剂在水浴中进行处理。氯菊酯没有水溶性,因此制成带有乳化剂的酒精溶液存放。在水中呈乳液。根据防蛀整理实践,氯菊酯在羊毛上防蛀效果的耐久性和耐洗性与处理温度及在高温下处理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以在酸性条件下,沸煮60min所进行的防蛀处理,氯菊酯的防蛀耐久性和耐洗性最好。降低温度,缩短处理时间和改变溶液的pH值至碱性,都将明显影响防蛀效果,但以温度变化最突出。只有温度高才能将氯菊酯分子送入羊毛纤维内部,因此将羊毛的防蛀整理与羊毛染色同浴同步进行防蛀效果最好,又经济,同时不影响染色效果。在煮呢和洗呢阶段进行的氯菊酯防蛀整理防蛀效果不稳定。
故现代羊毛防蛀整理为在羊毛染色的染浴中,与染料同步将防蛀剂加入染浴,用量为氯菊酯(5%溶液)1%,按染色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即可同时完成染色和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