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式说明:维纶伴纺纱的支数是去掉维纶后全毛纱支数的80%~90%,即混入维纶的比例为10%~20%为最合理。
2.3纺纱工艺
维纶伴纺全毛高支轻薄品种的纱线截面根数中由于包括了10%~20%的可溶性维纶纤维,不仅相对减少了羊毛纤维的截面根数,而且大大提高了纱线的可纺性能。
维纶伴纺品种的纺纱工艺大致与正常品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维纶毛条不需染色。由于维纶在后整理过程中去掉,所以不需染色。没经染色的维纶在非白坯织物的后整理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去掉的程度。
(2)不需蒸纱,以免维纶在蒸纱过程中遇湿热剧烈收缩,不利于后道工序的生产。
2.4织造工艺
2.4.1准备工序
由于维纶伴纺纱线未经蒸纱定形,为便于整经织造的顺利进行,纱线多存放一段时间。
2.4.2上机密度的确定(从便于织造生产方面考虑)
(1)计算出最大上机经纬密
首先计算出方形织物的最大上机密度。
(6)
P0——方形织物的最大上机密度
Nm——维纶伴纺纱支
f——平均浮长
m——组织系数
不同的织物的经纬密度比不同,但对于一个已给出的织物,这个值为定数。
(7)
通过(6)式与(7)式,便可以计算出最大上机的经密Pj1和纬密Pw1。
Pj1=P0×(1/X)3/5
Pw1=Pj×X
(2)再计算合理的上机密度从维纶伴纺全毛纱的上机织造方面考虑:
Pj=Pj1×95%
Pw=Pj×X
从满足成品风格方面考虑,用同样方法可计算出合理的上机密度:
Pj=Pj2×(85%~90%)
Pw=Pj×X
2.5后整理工艺
后整理工艺流程为:
生修——单煮——洗呢——双煮——洗呢——烘干——烧毛——落水——烘呢——中检——熟修——刷剪——给湿——罐蒸——给湿——电压
同正常品种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1)生修——未经染色的维纶毛粒,粗节在后整理过程中可以去掉,不需修理。
(2)单煮——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将羊毛维纶混纺坯布在平幅状态下高温挤压,去掉维纶。温度为85~90℃,时间为40min左右。
(3)烧毛——烧毛工序安排在煮呢洗呢之后,也就是去掉维纶后再烧毛,避免坯布烧毛时引起维纶熔解,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