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生物酶在羊毛改性及毛纺织品后整理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3日

对酶前处理工艺和方法进行改进。Jeanette M[10]等研究:双氧水+双氰胺(dicyandiamide/gluconic acid(GA)前处理,再用酶+(三乙醇胺+Na2SO3)缓冲液处理;有报道Jovancic-P[11]研究了等离子与蛋白酶结合对羊毛进行防毡缩改性处理,由于等离子对纤维的作用局限于表面的特点,与双氧水-酶联合处理相比,相对控制了酶对纤维内部的侵蚀;等离子处理本身可以提高羊毛纱线的机械强度,也可以提高羊毛抗毡缩性能。所以,离子体+蛋白酶联合抗毡缩工艺,可以减少酶法处理的损伤;国内黄玉丽[12]研究用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在蛋白酶处理前施加于羊毛纤维,起到防止酶过度侵蚀的作用;国内殷佳敏[13]在超声波条件下采用蛋白酶处理羊毛,达到良好的防毡缩性能的同时,缩短了酶处理时间,据称纤维强度并没有降低。国内李惠等[14]用不同的蛋白酶复配进行羊毛的抗毡缩整理,也达到了减少纤维损伤的效果。近年,美国专利US patent和欧洲专利WO patent介绍了使用非蛋白酶其他酶种或与蛋白酶复合进行羊毛防毡缩整理,并保持较高的纤维强度保持力的报道。

6、生物酶在毛染整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纺织产业,可以实现纺织产品的高档化和生产的清洁化,不仅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羊毛纤维结构的复杂性,目前酶处理的均匀性和有效性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这可从适用酶种的开发、多种酶制剂的复配进行研究,特别是酶的品种不能局限水解酶;另外,我们必须加强酶对羊毛的作用机理和酶处理工艺理论研究,避免盲目性;还必须研究降低酶制剂的成本,完善酶制剂的性能,提高储存稳定性,并使其能在较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高活性,以方便实际生产工艺操作和保存,这样才能使酶在毛纺制品染整加工中的应用具有实际生产工业化的意义。这一切需要染整和生化部门的紧密结合,通过多方合作,实现毛染整专用酶制剂的开发和人们期待的清洁生产的兑现。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