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织物整理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微胶囊制备技术可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开发更高档和多样化的纺织品,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纺织品整理用微胶囊的研究多在储能、芳香、阻燃、防蚊等方面E14],在护肤功能方面的报道很少。制备具有护肤功能的微胶囊,并将其整理到纺织品上,可使人们在穿着服装的同时享受到营养护肤的功能。制备微胶囊时,壁材和芯材的选用都非常重要。聚氨酯由于其多孔性、柔软性和富有弹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Es-63;橄榄油是护肤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具有保湿、增加皮肤营养和弹性的功能。目前以聚氨酯为壁材制备的具有护肤功能的微胶囊尚未见报道,且聚氨酯微胶囊的制备多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对环保要求日益高标准的今天,这些溶剂的使用显然受到制约。本论文旨在采用微胶囊制备技术中的界面聚合法制备橄榄油一聚氨酯护肤微胶囊,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制备具有护肤功能的微胶囊,并将其用于织物的后整理工艺。
1试验部分.
1.1试验材料与仪器
试验试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吐温8O和乙二醇,均为分析纯,聚乙二醇(PEG)600、橄榄油、聚乙烯
醇(PVA)3000和三乙烯二胺,均为化学纯。
试验仪器:JJ一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金坛市江南仪器厂),FLUKO高速搅拌器(上海弗鲁克流体机械
制造有限公司),XSP-2XC系列生物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六厂),LB-550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日本
Honba公司),P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JSM25610LV扫描电镜(日
本JEOL),定形烘干机M26。
由表2可知,微胶囊的浓度对织物白度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再考虑从微胶囊的整理效果来优选微胶囊的最佳浓度。由扫面电镜(如图9)可以形象地看出,整理后的织物随着微胶囊整理液浓度的变化,整理效果明显不同。
由图9可知,与原样(图9(a))相比,微胶
2.2.2粘合剂浓度的优选
随着温度的升高,胶囊的释放性会增强,所以加工工艺温度不宜过高。本研究选择低温型101粘合剂使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并优选其最佳的浓度。在微胶囊浓度为40g/L条件下整理织物,其不同粘合剂浓度的整理效果见图10。
通过与原样(图lO(a))相比,可以发现,尽管粘合剂浓度不同,但微胶囊明显地整理到织物上了,且随着粘合剂浓度的提高,整理到织物上的微胶囊的量增多。如图10(b)中整理到织物上的微胶囊比较稀少,且大多暴露在织物的表面,即使是很小的微胶囊,其大部分亦裸露在空气中;而图10(c)中整理到织物上的微胶囊的量增加,且大部分被粘合剂覆盖,与织物结合紧密。继续增加粘合剂的浓度(图10(d)),可以发现粘合剂堆积在一起,且微胶囊分布得不够匀,有的团聚在一起,有的被粘合剂完全覆盖住,说明粘合剂浓度过大,整理效果反而不理想。因此,101粘合剂的优选浓度为30g/I时,可得到预期的整理效果。
3结论
在非有机溶剂中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甲苯一2,4一二异氰酸酯(TDI)和聚乙二醇(PEG)600为反应单体,复合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备以橄榄油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的护肤微胶囊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制备的胶囊性能优良。微胶囊理液和101粘合剂的最佳浓度,分别为40g/L和30g/L,整理效果较好,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