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第三代自动络筒机的微机监控装置具有纱疵统计、故障报警、单锭生产数据统计等功能,为提高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充分运用这些功能,能随时掌握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增强工作中的针对性和预知性,对提高效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每天查阅电脑显示屏,统计各台次系统效率、机械效率、单锭效率,判定单锭的设备状态,对有故障或机械性能不佳的单锭进行检修。通过查阅循环/捻接比率CYC/SPL和络纱头效率EFF,对通过多次循环才能捻接成功的单锭和效率低的单锭,有针对性地维修检修捻接器、大小吸嘴、张力吸嘴、隽刀、探纱器、机械箱等。
其次,查阅电脑的统计纱疵数据,统计细节、粗节、棉结的万米剪切数,如管纱质量有波动,及时通知有关工序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提高成纱质量。
再次,查阅故障报警显示,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迅速排除故障,提高机械效率。
查阅统计单锭效率,与操作工、机工工效挂钩,提高操作责任心和操作水平。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完善管理制度。针对在自动络筒机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联发公司制订了自动络筒机维修制度、电子清纱器管理制度、捻接质量管理制度、电气使用管理制度等。由于现有两种机型,且机台较多,所以采用责任机台制,包干到人,集保全、保养、检修为一体,对维修人员进行机械空接和气捻接质量的考核,提高了维修人员的自觉性。每台机器都建立维修技术档案,对出现机械故障的成因、解决办法及更换机件作详细记录。坚持每周对所有机台捻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捻接外观不良,强力不够,带回丝或有“假捻”等现象及时解决;坚持每月对槽筒制动系统、筒纱制动系统、捻接器动作、张力剪、风门剪进行状态检查,发现不良及时调整或更换。定期调整电清灵敏度,定期用标准纱样采样以减少空切、误切。
单锭维修与状态维修相结合,执行“多清洁、勤检查、少拆卸”的状态维修原则。自动络筒机具有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