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聚环氧氯丙烷胺化物对涤/棉的处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9日



(2)工艺处方

雅格素NF系列1%、1·5%、2、2%·5%(o.w.f);浴比1∶50。

 2结果与讨论 2·1浸渍法改性中改性剂浓度对涤/棉的改性效果

图1~2为涤/棉经氢氧化钠2g/L,改性剂分别从0~6g/L的改性液中浸渍法改性后,再分别用雅格素红NF-3B及雅格素黄NF-GR两种活性染料中性、无盐染色及染色品的K/S值与改性剂的关系。

 结果显示:涤/棉织物经浸渍法改性后染色深度均有明显提高,改性后中性、无盐染色的K/S值比改性前提高了2~11倍。染浴浓度低于 1·5%(o.w.f)时,染料基本吸尽,说明改性剂PECH-amine对涤/棉中棉的效果也同样显著,改性可以大大提高棉对活性染料的直接性。此外,涤/棉织物在不同染料浓度下染色达到最大K/S值时所需的改性剂浓度也不同。

低浓度时所需要的改性剂浓度低,如雅格素黄NF-GR,在染料浓度低于1%(o.w.f.)染色时,改性剂浓度只要达到2g/L,K/S值就可以达到最大值,随着染料浓度逐渐升高,K/S值达到最大时,改性剂用量需增加到5g/L。而对雅格素红NF-3B而言,在实验所测试的染料浓度范围内,染色K/S值达到最大时所用改性剂浓度为4~5g/L。研究还发现,改性剂用量并非越大越好,从雅格素NF系列来看,染料浓度低于2·5%染色时,改性剂的用量应低于5g/L, 继续增加改性剂的用量,染料的上染率反而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改性剂用量过大后,没有与纤维交联的剩余改性剂会堵塞纤维孔径,使得染料分子不能够进入纤维内部。

 2·2浸渍法改性中氢氧化钠浓度对涤/棉的改性效果改性液中碱剂的浓度对改性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无碱条件下改性,K/S值均较小,加碱后,K/S值随即都有很大提高。因为碱性条件下,纤维素才能与聚合物中氯甲基发生亲核反应。
[pagebreak]


图 3~4显示了改性剂为4g/L,碱剂分别为1~6g/L改性后的涤/棉使用雅格素NF系列染色的效果。由于改性剂PECH-amine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较好地与纤维素纤维发生亲核反应,所以改性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但碱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从上图看出,两种染料在不同染色浓度,最适宜的碱剂浓度均为2g/L,此时染色涤/棉织物K/S值达到最大,随着碱剂浓度增大,在不同染色浓度下染色深度均有所下降。所以浸渍法改性中氢氧化钠较适宜浓度为2g/L。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