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温度对丝光的影响
温度过高,碱纤维分子化合物水解反应速率大于碱纤维素形成速率,对丝光不利;温度过低,碱液粘度高,渗透较困难。根据生产条件,一般控制温度在20—25℃。
2.3.3浸碱时间对丝光的影响
浸碱时间与碱液浓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碱液浓度与浸碱时间和光泽成正比,而与温度成反比。纱线丝光浸碱时间依据浓度的高低,一般控制在110—160 s为宜。
2.3.4丝光张力对丝光的影响
丝光张力的大小与光泽度成正比,而与染色性能成反比。张力增大,纱线截面收缩也随之增加。如果纱支粗、捻度低、强力低、张力大,则断头多,造成拉伸不一致。丝光不匀。因此,确定丝光张力大小,要兼顾光泽、纱支和染色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2.3.5丝光冲洗及酸碱中和对丝光的影响
丝光冲洗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引起辊筒逐渐发热,而使碱液温度上升,丝光光泽降低。酸洗的目的是去除残留的碱,提高丝光纱线外观的清洁度。中和是将丝光纱pH值调节至7~8,使之既不含酸也不带碱。
丝光工艺操作程序根据纱支的品质和支数高低而有所不同,现介绍几种典型的丝光工艺程序:
丝光工艺程序(1)
此工艺适合缩率较大、捻度偏低的粗支纱。
丝光工艺程序(2)
此工艺适合中高支纱。
丝光工艺程序(3)
此工艺适合高支纱。
2.4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