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功能性整理产品的市场开发
大多数的功能性纺织品性能,消费者不能凭自己的视觉和触觉等进行判断,即看不见、摸不出和嗅不到的,其功能是否有或优劣程度,须靠一定测试方法和仪器才能进行评定,以致消费者在购买时就处于云雾之中,很容易因犹豫而擦肩而过,针对这种情况,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厂商,为规范市场,防止假冒,避免鱼龙混杂,推出专用标志,作为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功能性质量的保证。在印染产品中最早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保证的标志,是阴丹士林商标(Bayer公司)功能性整理产品中的拒水、拒油(防污)整理的Scolchgard标志(3M公司)可作为早期的代表。
一般地说,功能性纺织品性能的监测与评价,总是滞后于生产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市场推广。但我国目前的印染行业实际情况,除个别可属原创性功能性整理产品外,均可参照别人的经验,由有关的社团法人(如行业协会或专业委员会等)牵头,对国内某些功能性纺织品的特征性能指标提出一个意见书,作为功能性整理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和功能性纺织品市场的游戏规则。作为国内同行开发功能性整理产品质量要求的纲领,引导我国功能性纺织品有序而健康的开发,对达到质量要求的功能性纺织品,经第三方检测合格后,可授予专用标志作为向消费者保证产品质量的凭证。这方面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评议协会(简称JAFET,其前身是1983年纤维制品卫生加工协会,简称SEK)于二十世纪80年代推出抗菌防臭(抑菌)整理纺织品(SEK标志)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现在SEK标志已有蓝色SEK,橙色SEK和红色SEK三种,分别表示同一种功能性而不同要求的抗菌(抑菌)整理纺织品。日本是第一个规范国内抗菌(抑菌)纺织品市场游戏规则的国家,值得借鉴。
2000年春季,在巴黎的PV(Prime Vision)展览会上,为了便于服装采购商和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展出面料的功能性,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表达面料的功能性,推出了一套功能性的标志,成为促进贸易的催化剂,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今将其中与功能性整理有关的标志摘录于后,如表2所示,供参考。
表2部分功能性整理产品标志(资料来源2000年巴黎PV展)
四.台湾地区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情况
台湾地区根据纺织行业供过于求的现状,国际纺织品市场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强劲势头,为防止一些劣质的功能性纺织品对市场的干扰,增强消费者对购买功能性纺织品的信心,由纺拓会与一些具有相当规模企业联合起来制定市场游戏规则,制定功能性纺织品特征指标水平,并进行验证,对达标产品发放标志,告示消费者放心使用,作为对消费者的保证书。
兹将纺拓会对功能性纺织品特征指标及其采用标志分别介绍于后,见表3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