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纤维素酶对靛蓝染色织物的水洗处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7日

235浴比.酶洗液的浴比是影响酵磨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控制在18112为宜.浴比过高,浪费水资源,增加升温能耗和水处理费用,且织物漂浮在液面,相互接触不紧密,摩擦也不充分,酶洗效果差;浴比太低,使水位过低,衣物润湿不匀,容易引起水线,导致色花、色斑的产生,破坏整理效果.

236防污剂月艮装返沾色大小是衡量牛仔服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在水洗时加入一些防返染剂来减少返染程度.返染剂用量不可过多,以防减缓酶洗效果.一般酸性纤维素酶水洗时用量为0510 gL,中性纤维素酶水洗时用量为0405 gL

24酶的失活

在酶洗结束后,需加热提高温度至65℃,调节溶液pH10,处理时间10 min,使酶充分失活,以控制强度的损失.一般减量率控制在4%~5%左右,过高会使强度明显下降.

25漂洗

漂洗配方:漂洗用的氧化剂一般采用次氯酸钠,以去除服装表面部分蓝染料,使颜色变浅,次氯酸钠的用量根据颜色而定;浴比为110;温度为4550℃;时间为1520 min.漂洗后清洗,用2 gL大苏打在40℃条件下脱氯5 min即可.

26酸性纤维素酶和中性纤维素酶水洗效果对比

(1)在相同的退浆条件下,酸性纤维素酶用量要比中性纤维素酶用量略低一点,工艺时间要缩短2030min,抛光效果比较好,表面的茸毛去除干净,织物的手感比用中性纤维素酶要好.(2)在达到同等水洗效果的情况下,使用酸性纤维素酶洗出的织物表面污染较重,蓝白对比度不如使用中性性纤维素酶水洗出的明显.(3)中性纤维素酶一般用于高档牛仔服的水洗,水洗后的织物外观较清晰,水洗色光较怀旧,立体感强.

3纤维素酶水洗存在的问题

31返沾色问题

在酶洗过程中,从经纱上脱落下的靛蓝染料,又会重新吸附到纱线上,称为返染,造成织物背面和口袋处有不同程度的沾色,降低了靛蓝染色织物表面蓝白对比度.严重影响牛仔布的外观效果.对纤维素酶促进返沾色的原因已经有不少研究.其中酶的种类是影响返染的主要因素.酸性纤维素酶处理的返染情况较中性纤维素酶更严重.同时,返染程度也受其他因素如染色条件、机械作用、浴比、温度、pH值、加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纤维素酶蛋白的吸附是形成返沾色的直接原因.有人建议在复洗时加入蛋白酶来消除返染.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复洗时采用某些组分的洗涤剂.同时配以较高的机械搅拌,对沾色的去除是有利的.另外,为了减轻纤维素酶蛋白在纤维素表面的吸附状态.可以考虑将纤维素酶的CBD和酶的活性核分离,以达到减少返沾色的目的.

32强力下降

影响酶处理后织物强力的首先是酶的因素,纤维素酶中的内切酶(EG)、外切酶(CBH)和葡萄糖苷酶(BC)会随机水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同时协同水解结晶区,造成纤维大分子的断裂.结晶度以及晶区尺寸发生改变.织物的强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机械因素,如织物与工业水洗机的强力摩擦也造成强力的下降.

33织物风格的改变纤维素纤维经酶整理后,其无定形区部分水解.结晶区之间的空隙变大,同时结晶区的部分水解使晶区尺寸变小.因而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结晶区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纤维抗弯能力降低,刚度下降,从而使整理后的织物光洁柔软、蓬松,服用性能得到改善,织物的风格主要从其硬挺度、滑爽度、丰满度和柔软度等指标来考察,硬挺度的减小和织物减量结构变松有关:滑爽度的增加和织物减量后表面性能的变化,如绒毛的消除、纤维表面摩擦系数的改变有关.处理后纤维之间的空隙增加,使之更加柔软和丰满.织物的风格可根据风格仪的不同指标综合评价.

4结论

纤维素酶洗靛蓝染色织物的工业化应用条件复杂,最终产品的质量也千差万别,在保持织物机械性能的同时,又要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往往是一对较难调和的矛盾.酶制剂需要和相应的助剂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