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涤/棉混纺织物红磷-蜜胺树脂微胶囊阻燃整理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7日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防法规和纺织品阻燃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需进行阻燃整理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数量不断增加。

/棉混纺织物由于服用性能优良和结实耐用,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由于它们阻燃性不好,易于燃烧造成火灾事故,并导致巨大损失,因此涤/棉阻燃整理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发现对涤棉织物的阻燃远比对其中任一组份的阻燃要困难。其原因主要有:

1)因为棉是一种不熔融不收缩的易燃性纤维,当涤/棉制品燃烧时,棉纤维发生炭化,对涤纶起了一种类似乎烛芯的支架作用,从而阻碍了涤纶的熔滴脱离火源;

2)涤纶和棉两种聚合物或它们的裂解产物的相互热诱导,加速了裂解产物的溢出,因此涤棉织物的着火速度比纯涤纶和纯棉要快得多;

3)在燃烧过程中,阻燃剂能在涤和棉二种组分间迁移。因此,也给涤棉织物的阻燃带来了困难。同时,涤/棉混纺织物受热时,受热熔融的涤纶组份会覆盖在棉纤维表面,而棉纤维及其裂解生成的炭会形成骨架,阻止织物收缩,致使熔融的涤纶成为着火区的一种燃料,使织物燃烧更加剧烈。另外,对于涤/棉混纺织物,因为两种纤维在结构上存在差异,需要使用不同的阻燃剂进行整理,但是,所用两种阻燃剂不相混溶,因而需要分别处理,使工艺过程繁复。

由于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难度远大于单一纤维织物,有人主张使用已具有阻燃性能的改性涤纶纤维(例如Trevira CSToyobo GH)与棉纤维混纺,再对其织物利用棉型阻燃剂进行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而且耐洗性能好。但是,这种改性的涤纶纤维价格比一般的涤纶纤维贵,因此以这种方法生产的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产品并不多见。而纺织品的阻燃与阻燃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朝着对阻燃剂表面处理的方向进行。

红磷作为一种阻燃性能优良的无机阻燃剂,投入使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阻燃效率高,与其它阻燃剂相比,达到相同的阻燃级别所需添加量少,因而对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小。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弊端,如易吸湿氧化成酸,并放出剧毒气体磷化氢;应用时,与纤维材料的相容性差,不易均匀分散;着火点低而易燃,粉尘易爆炸;另外,红磷的颜色较深,影响了织物的着色等等。所以,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红磷进行表面处理,以便使涤/棉混纺织物体现它的实用价值。

微胶囊技术作为纺织工业多功能整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具有保护物质免受环境影响,屏蔽味道、颜色、气味,改变物质重量、体积、状态或表面性能,隔离活性成分,降低挥发性和毒性,控制可持续释放等多种作用。所以,将普通红磷进行微胶囊化,可使红磷缺点得到明显地改善,阻燃剂的用量也将大大减少,还可缩短使涤棉混纺织物工艺流程大大缩短,使阻燃整理一次进行。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符合无卤、低烟、低毒、高效的阻燃剂发展趋势,是新型的绿色环保阻燃剂[1-3]

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红磷为芯材,制得了壁材为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的微胶囊阻燃剂,将其应用到涤/棉纺织品上,并通过浸轧焙烘法对涤/棉织品进行整理并进行其悬垂性、机械性能、阻燃效果的测定。

2试验部分

2.1试验材料及设备

材料:涤/棉混纺织物T65/C35 19.8tex×19.8tex 510/10cm×276/10cm已退浆

药品:37%甲醛、蜜胺(三聚氰胺)、赤磷、氯化铵、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等均为化学纯

设备:温度计(200℃)、三口烧瓶(100ml)、电子天平(0.001g)、电热恒温烘箱、DSX恒速数显搅拌器(杭州仪表电机有限公司)、M506-Ⅱ织物悬垂性风格测试仪(青岛山纺仪器有限公司)、YG026-250型织物强力仪(温州大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Y815D阻燃性能测试仪(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2微胶囊制备[4]-[5]

红磷-蜜胺微胶囊的制备采用如下流程来完成:

2.2.1预聚体制备

3.5g蜜胺(三聚氰胺)5.70ml37%的甲醛溶液,一起加入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开启搅拌,搅拌速度500rpm,升温至80℃,待蜜胺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溶液后,用5%NaHCO3溶液调节pH=8-9,保温反应1h,此过程完成蜜胺与甲醛的加成反应;加入盐酸调节体系的pH=5.5-6,升温至90℃,这一过程中利用玻璃棒取一滴混合反应液并置于清水中,呈透明云雾状,缓缓下降,无沉淀生成,可认为制得无色透明混合液即为蜜胺甲醛树脂预聚物水溶液,并将体系的pH值调整为7-8保存待用。

2.2.2微胶囊制备

40ml乙醇和10g赤磷加入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乳化剂OP 1ml,搅拌速度2000rpm,搅拌状态下加热到80℃,然后投入蜜胺甲醛树脂预聚物溶液25ml,接着加入1ml5.0%的氯化铵(作为催化剂),搅拌速度5000rpm,反应约30min,使树脂硬化,然后降温至50℃左右,加入5ml1%的尿素,并继续搅拌,反应约30min,冷却,过滤,90℃下干燥,得红磷-蜜胺微胶囊。

2.2.3璧材含量的测定

精确称取1g微胶囊加入10ml浓盐酸充分搅拌数小时,浓盐酸使蜜胺-甲醛树脂降解并溶于体系中,过滤,烘干(110℃)称取赤磷质量。即可得璧材的含量。

2.3阻燃整理工艺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