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5可以看出,随着柔软剂用量的提高,织物的柔软性明显提高,表面深度有小幅度提高。随着柔软剂用量的增加,织物及纤维表面附着的烷基硅氧烷增加,纤维间动态摩擦阻力下降,织物的柔软性提高;由于表面硅烷膜的厚度增加,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有所提高,同时由于硅烷膜的增深效应,织物K/S值有所增大,但对色光影响不大。织物毛效先随柔软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这是由于柔软剂中亲水性基团的量增加,织物亲水性提高;当柔软剂用量超过20 g/L时,织物手感变化不大,硅烷膜堵塞纤维以及纱线间的孔隙,封闭了棉纤维的亲水基团,阻碍了织物的吸水性,整理织物的毛细管效应降低,故复配柔软剂B的最佳用量为20 g/L。
3·结语
(1)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在进行复配过程中,应根据柔软剂的离子性、结构、官能团类型和分子量大小综合考虑;最好选择具有氨基、羟基、环氧基、聚醚改性的硅氧烷进行复配,增加交联剂可调节织物回弹性。
(2)复配有机硅柔软剂中,LGO∶SPS∶LGFEH为7∶14∶2;复配有机硅柔软剂的最佳用量为20 g/L。
(3)通过考察织物的白度、毛效和手感,并根据织456 kPa,根据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标准判定“合格”;如用大试验面积(50 cm2)测试,则测试值为163 kPa,判定结论则为“不合格”。
4·结语
通过试验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试验,面积[50 cm2(直径79.8 mm)]的胀破(顶破)强度测试值为小试验面积[7.3 cm2(直径30.5 mm)]测试值的0.33~0.39。
(2)胀破强度性能检测标准GB/T 7742—1987修订为GB/T 7742.1—2005,优先选用试验面积由[7.3 cm2(直径30.5 mm)]改为[50cm2(直径79.8 mm)],大大影响了试验结果。
(3)由于不同检验机构选用的胀破(顶破)强度测试面积不同,根据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标准考核产品顶破(胀破)强度,会造成同一样品不同检验机构给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不同的判定结论,给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困惑和不必要的损失。建议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行业标准在修订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并予以明确。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