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表明,选用的几种柔软剂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耐酸、耐碱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对纯棉织物都有良好的柔软性和亲水性,但每种柔软剂都有一定缺陷。柔软剂230属传统氨基硅微乳液型柔软剂,主要是利用氨基来提高柔软度,当氨值较高时黄变较重,耐水洗性不高。柔软剂SW-1、SPA通过改性提高了与纤维的反应性,手感和耐洗性提高,亲水性较低,黄变较重;整理后织物柔软度L值较高,手感较软,弹性不够。LGO为端基,为环氧基的聚醚与氨基改性硅油分子反应而成,含有氨基聚醚链段,可极大地改善织物的亲水性和泛黄性,但由于是非离子型,耐水洗性较差。SPS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白度、毛效、耐水洗性和耐黄变性较好,但滑爽感、回弹性较差。
在复配时,应从白度、毛效、手感、柔软度L、耐洗性、耐热变色性和耐热泛黄性以及柔软剂的结构组成等方面综合考虑[10,11]。由于SPST和LGO离子属性相配,LGO分子量较小,易进入纤维内部,SPS分子量较大,易分布于纱线之间,能提高织物整体的滑爽感,故选用有机硅柔软剂SPS和有机硅柔软剂LGO进行复配。
2.2亲水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复配
将SPS(代号为S)与LGO(代号为L)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取7.0g/L柔软剂LGO,按不同比例加入SPS,其性能测试见表3。
从表3看出,使用LGO非离子型有机硅柔软剂与SPS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进行复配后,织物的毛效普遍比单独使用有较大的提高,这是由于发生了协同效应,改善了纤维内外的吸水性。在LGO与SPS比例为1∶2和1∶4时白度和手感较好,1∶2时毛效值更高,故确定LGO和SPS的比例为1∶2。整理后织物手感较软,回弹性不理想,因此下一步加入交联剂进行调整。
以上配方为A配方,加入2.0 g/L交联剂LGFEH后为B配方,织物经过轧、烘、焙工艺后,室温下自然回潮,测定织物的性能和断裂强力结果见表4。
A、B配方复配柔软剂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力值比较如下:空白织物经纬向分别为527.3、503.9 N,A配方整理后经纬向分别为453.7、435.8 N,B配方整理后经纬向分别为446.2、418.0 N。
复配柔软剂B配方的耐洗性、耐热变色性和耐热泛黄性评定如下:洗1次手感4.5级,洗5次手感3.5级,耐热变性5级,耐热泛黄性4级。采用加入交联剂的柔软剂进行整理,手感测试发现织物的回弹有很大提高。柔软中增加了回弹性及滑爽感,这是因为适当加入交联剂可以增加柔软组分与织物的交联点,提高织物的弹性和耐洗性。织物整理剂B配方如下:LGO∶SPS∶LGFEH为7∶14∶2。但交联剂加入过多会降低织物的柔软度,手感、亲水性降低。
2.3对色织物的性能影响
本实验采用浓度为1.0%活性染料红B-4BD对纯棉织物染色,并用不同浓度的复配柔软剂B进行浸轧整理,测得的数据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