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查Eriofast活性染料的配伍性,对Eriofast三 原色红B、黄R和蓝3R的配伍性进行试验。采用 1. 2%Eriofast黄R、1. 2% Eriofast红B和0. 8% Eriofast 蓝3R配制染浴, 8块同质量的锦纶针织物依次用前一 块布染3 min后的残浴于95℃染色,得到一组染色试 样,水洗烘干。
在标准对色灯箱下对色发现,每块布的色光基本 保持一致,只有浓淡变化,说明三只染料的配伍性非常 好,有很好的相容性。Eriofast活性染料得色均较鲜 艳,可以相拼成各种色光。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微结构均匀性差,所以活性染 料染锦纶时匀染性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可采用降低 始染温度,缓慢升温后再沸染的方法,以提高移染性和 遮盖性。如在110~120℃染色,有助于提高移染性和 遮盖性[1],但在高温染色时活性染料会发生一定程度 的水解。而Eriofast活性染料是反应性酸性染料,在一 定pH值下(酸性条件),水解后的活性染料变为酸性 染料的母体基团,可对锦纶纤维进行吸附,再一次上 染[2]。这样不但解决了匀染性问题,还可获得良好的 得色量和色牢度,同时解决了与分散染料染色温度间 的冲突。
2.2 分散染料及配套助剂的选择
适合涤锦超细纤维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的分散 染料,不仅需具有匀染性和染深性好、色牢度高的特 点,而且在染色温度、pH值、电解质等方面还应与活性 染料相容。试验选用TerasilW系列分散染料,与Erio- fast系列活性染料在一浴中对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染色。 采用扩散促进剂Ciba Univadine PB与TerasilW 系列染料配套使用,在120℃染色[3],可降低分散染料 染涤纶的温度,缩小与Eriofast活性染料的染色温差。 TerasilW系列染料的碱可洗性好[4]。
分散/活性 染料一浴法染色过程中,首先调节pH值为4,使分散、 活性染料分别上染涤纶、锦纶纤维。待分散染料上染 涤纶并保温染色完成后再降温,使未上染及水解的活 性染料再一次上染锦纶。然后加入碱剂固色,调节pH 值使活性染料固着在锦纶上。由于分散染料的上染已 经完成,此时加入碱剂已不会影响分散染料的染色效 果[5]。分散染料染色后一般要经过还原清洗以去除浮 色,但还原剂会破坏已染着的活性染料,造成固色率降 低。分散染料染毕立即加入碱剂,有利于洗除锦纶上 的分散染料浮色,而无需再进行还原清洗[6]。
为了获得较高的上染率,活性染料染色一般需加 入一定浓度的电解质,而分散染料不宜使用电解质。 有资料表明,在盐量较低(30 g/L)时,电解质对分散染 料的上染性能影响较小[7];在匀染剂存在的条件下,将 电解质用量提高到60 g/L,分散染料也不会发生明显 变化[6]。因此,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过程中, 先加入部分电解质,使活性染料部分上染锦纶,分散染 料充分上染涤纶。待分散染料染毕,降温至100℃,然 后加入剩余电解质,使未上染及水解的活性染料上染 锦纶。这样,既避免了电解质对分散染料上染的影响, 又能保证活性染料在锦纶上染得深色,提高染料利用 率。
2.3 染色处方及工艺的确定
由前述染料选择和染色工艺分析,确定了涤锦复 合超细纤维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的工艺处方和工艺 曲线。
由表1~表3可知,Eriofast活性染料/TerasilW分散染料一浴法染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可获得较高 的耐洗色牢度,与传统的分散/酸性一浴法相比,能很 好地解决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染色牢度差的问题。
3 结论
(1)在所选用的活性染料中, Eriofast活性染料对 锦纶有较高的提升性、匀染性和配伍性。
(2)Eriofast活性染料是反应性酸性染料,在一定 pH值下(酸性条件),水解后的活性染料变成酸性染料 的母体基团,可吸附到锦纶纤维上再一次上染,从而使 锦纶获得高得色量和色牢度。
(3)TerasilW系列分散染料染中深色涤纶品种时 有良好的水洗牢度及提升力,并具有很好的碱可洗性。 在扩散促进剂Univadine PB存在下,能降低染料的上染 温度,有利于与活性染料一浴法染涤锦复合超细纤维。
(4)采用TerasilW分散染料/Eriofast活性一浴法 染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有效解决了超细纤维显色性差 带来的难染深的问题。与传统的分散/酸性一浴法相 比,还具有较高的耐洗色牢度,很好地解决了涤锦复合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牢度差的问题。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