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叠卷式
叠卷式汽蒸练漂机既具有轧卷式汽蒸机的特点,又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用于轧碱汽蒸煮练、过氧化氢和亚氯酸钠的汽蒸漂白以及次氯酸钠的漂白,如图6—18所示。叠卷式汽蒸室的两支卷轴的排列方式有垂直和水平两种:按卷轴的运动方式,又有固定和转移两种。
开始时,单层织物卷绕于上辊,待卷至需要汽蒸时间的一半时,上下辊即停止回转,由机械手将上辊织物和布箱内的织物双层卷绕至下辊,上辊开始退卷,如图6—19(b)所示:当上辊织物全部卷绕至下辊后,将上辊的布头和平洗槽连接,经机械手把下辊的织物和布箱内的织物又双层卷绕于上辊,此时,下辊开始退卷,干洗可连续生产,当下辊退卷完毕,织物在95~100°C的汽蒸箱内停留1h以上,车速40~100m/min。
在汽蒸室进出布口分设织物经向张力调节装置,以补偿卷轴调向时织物的线速度变化。上下卷轴各由直流电动机驱动,其换向器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汽蒸室内底部有蒸汽加热管,用来加热蒸汽和保温。顶部有蒸汽夹层,以防止蒸汽冷凝滴水。
织物最初单层卷绕于B辊,当卷绕到汽蒸时间一半时,B辊停止转动,A辊和B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80°,此时,在B辊上的织物自动退卷,使织物双层喂入A辊,且A辊开始主动回转,当B辊退卷完时,B辊和A辊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80°,此时,A辊上的织物又自动退卷,双层喂入B辊,且将A辊上一层布头与干洗机连接,B辊开始主动回转,全机连续运转,如此不断交替循环进行。
该机在正常情况下,可避免织物折皱擦伤,对织物品种适应性强,结构紧凑,占地较少,但卷布辊调向回转时,运行布速变化波动很大,可能会产生少量经向皱印,另外,其结构较复杂,安装、维修要求高。
6.R—BOX式
该机由汽割进布装置、汽蒸箱、折叠堆布装置、输送机构、水割出布装置、轧液辊、加热保温和传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如图6—21所示。输送织物的机构由主动回转的中心辊和主动运行的半圆弧形履带组成。左右两侧有幅宽调节板,可根据平幅织物幅度要求手动调节。平幅织物浸渍处理液后经汽割口进机,先在上下导布辊间汽蒸加热,再经多角辊、落布斗折叠落堆于缓慢运行的半圆弧形输送履带上。有时履带下部浸在处理液中,井有直接和间接蒸汽加热管使处理液加热和保温。如果煮练即可煮沸,它比只经汽蒸的织物效果佳。织物在处理液中由中心辊和弧形履带输送,张力很小,可供对张力敏感的机织物、针织物退、煮、漂,不易产生折痕。该机也可仅作汽蒸而不经液煮,视工艺要求而定。汽蒸温度为97~100°C,液煮为95~98°C,容布量有2000m、4000m、6000m、8000m等多种规格,布速为35~l00m/min。
以上六种是常用的主要汽蒸练漂机,应根据织物特点、工艺要求、产量和设备供应等情况选用。目前,平幅汽蒸较多,尤其是涤棉混纺织物,更适合平幅汽蒸加工。如进行亚氯酸钠漂白,要注意防毒防爆,汽蒸部分的设备材料,宜选用钛板,以免采用一般不锈钢材料被严重腐蚀。汽蒸室外的进布口和一些需要穿过汽蒸室侧壁的辊轴孔,应分别采用含氟塑料片夹贴织物和氟塑法兰汽封。
近年来,J形箱式、履带式等连续练漂机,又趋向与导布辊相结合的结构,以提高汽蒸加热的效率。
导辊与履带或辊床相结合的汽蒸箱,其特点是使进机的平幅织物先在一组或两组多只导布辊间进行充分的单层织物汽蒸加热,然后,落堆到一层或两层履带(或辊床)上继续汽蒸、反应,有利于改善退、煮、漂的效果和减少折叠印,该机的进出布位置有前进前出和前进后出两种。前进前出者可装于平幅水洗机上方,以减小占地面积,电可将下层履带浸于处理液中,先经汽蒸再经浸泡或液煮,
J形箱式电可与其他机台相结合,以降低织物的张力。可在箱内加进一定量的煮练液井使其循环,以蒸一煮方式改善煮练效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