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练染同浴工艺与常规两浴工艺对比试验
2.4.1染色织物K/S值比较
为了解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对活性染料上染棉针织物K/S值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中可以看出.棉针织物练染同浴比常规练染两浴织物的K/S值略低.但下降幅度不是太大.约下降2%~5%左右这是由于染色时精练剂的存在对染料上染有所影响。
2.4.2织物的白度及润湿性比较
在棉针织物常规练染两浴工艺中,为了增加织物的白度.精练时可加入双氧水但在练染同浴工艺中.双氧水的加入会使染料色变或消色.因而对于一些浅色及特别鲜艳的色泽不适宜用练染同浴工艺。对不加双氧水的精练剂精练与不加染料练染同浴进行精练试验对比.其精练效果如表8所示。
从表8中可以看出.在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不加染料、双氧水)精练与精练剂精练相比较.其织物白度几乎相同.润湿性均好这说明对于前处理不加双氧水、色泽较深的染色产品.练染同浴与练染两浴相比差异不大。
2.4.3染色织物的匀染性比较
在先染色后精练的练染同浴工艺中.最有可能会产生染色色花问题,为此进行染色织物的匀染性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从表9中可以看出.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的染色织物匀染性都较好(达4.5级以上)。这是由于在先染色后精练的练染同浴工艺中.最有可能产生染色色花是未精练织物的润湿性差所致。而在设计练染同浴工艺时已充分考虑了这一问题.固色碱HS一310J与精练剂HS一113E的组合.在瞬间内就能使未精练棉针织物润湿.避免了染色色花的产生在实际生产中棉针织物练染同浴工艺特别适应于深色及不够鲜艳色泽产品(如黑色等)的染色.因而对染色色花暴露的可能性较小。
2.4.4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比较
比较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的染色牢度.测试结果如表10所示。
从表l0中可以看出.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的染色牢度相差不大
2.4.5染色织物的顶破强力比较
比较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的织物顶破强力.测试结果如表1l所示。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棉针织物练染同浴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染色织物的顶破强力差异不大。
3 结论
3.1在棉针织物用活性染料浸染染色时.采用固色碱HS一310J及精练剂HS一113E助剂.同时配备相应的工艺,达到练染同浴目的是可行的
3.2通过试验.棉针织物的练染同浴较佳的基本配方及工艺条件为:
固色碱HS一310J ,2.0~4.0g/Lf根据色泽深浅而定).精练剂HS一113E0~2.0g/L(根据练染织物要求而定),染料、元明粉用量及染色浴比与常规工艺相同练染工艺升温曲线如图4所示。
3.3从试验中可以看出.除上染固着率略低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外.染色织物的润湿性、匀染性、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及顶破强力均达到常规练染两浴工艺。
3.4由于棉针织物在练染同浴工
艺中.双氧水的加入会使染料色变或消色.因而对于一些浅色及特别鲜艳的色泽不适宜练染同浴工艺。
3.5棉针织物练染同浴工艺经工厂大生产检验,不仅产品质量稳定.染色均匀,染色深度、色泽鲜艳度(布面清洁度)及色牢度与传统工艺相同,而且可缩短练染时间、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见.本技术研究成功,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