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卷绕张力
在实际生产中,卷绕张力是影响筒纱密度和成形的关键因素,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筒纱的密度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卷绕张力的大小来实现的。卷绕张力的控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卷绕张力的大小要适合,卷绕张力过大,会造成筒纱密度大;卷绕张力过小,会造成筒纱密度小;二是各纱锭间的卷绕张力大小要一致,若不一致将造成筒子纱间密度不一致;三是每个纱锭卷绕过程中卷绕张力要均匀,若卷绕张力忽大忽小将造成筒纱内部密度不均匀、成型不良。
2.2臂压力
臂压力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纱支的松纱工艺条件进行调整,臂压选择错误将导致整台机筒纱密度失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臂压力的调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试松纱,即在开机之前选取几个锭位,凭经验选择臂压、张力并设定车速和直径,通过试松纱的方法,再确定臂压等参数。试松纱的优点是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出结果,不足是耽误时间,一般适用于从未生产过的纱支和粗纱支。二是查看调试记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求保全对生产过的纱支做全面的详细记录,依记录选择臂压,可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适合于经常生产的纱支、品种,是保全工常用的选择方法。
2.3卷绕线速度
卷绕线速度本身对筒纱的密度、成形影响并不明显,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卷绕张力来影响络筒质量。从理论上分析,卷绕线速度可以任意选定,且卷绕线速度越高产量越高,但是纱筒卷绕的线速度随纱筒的卷绕半径变化而变化,线速度的变化直接引起卷绕张力的波动,从而影响纱线的成形质量,卷绕线速度越高筒纱的外观形状越难控制,如果纱线卷绕过程中张力变化过大,纱线因卷绕张力不同出现纱线拉伸率不同,容易造成纱线密度不同。为了不影响纱线的机械物理性能和筒纱的密度、成形,生产中要求络筒过程中尽量减小卷绕张力及其波动性,以控制在800~1000m/min为宜。
2.4超喂
超喂的目的是充分释放张力。当张力释放不充分时,筒纱密度明显偏大,纱筒成形还会有胀边现象,造成筒纱的内中外层纱线密度有差异;当超喂超过释放范围,对密度的影响就不明显了,且释放过大还会增加纱线的断头。超喂值可由控制系统控制超喂电机,根据纱线品种进行调节,一般选择在25%左右为佳。
2.5卷绕角度
卷绕角是指纱线卷绕在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卷绕角大,纱线卷绕密度小。通常,卷绕角的范围为30º~55°,用于高压染色的松式筒子可以采用55°左右的卷绕角,这时纱线之间交叉所产生的孔隙较大,卷绕密度小,对染液的抵抗力减小,染液的流速加大,有利于纱线的染色。
2.6温湿度
松式络筒对温湿度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湿度。湿度高时,纱线卷绕过程中摩擦会增加,引起卷绕张力变大,筒纱的密度也将变大,若生产环境湿度变化较大,将会造成筒纱内部密度大小不一和成形不良等问题,实际生产中湿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
3结论
松式络筒对筒纱染色质量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由此造成的质量问题即使经修色、回染、改染、重染等也难以根除。可以说良好的松式络筒质量等于完成高品质筒纱染色的一半,生产中控制松式络筒的质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童耀辉.筒子(经轴)纱染色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罗洁敏,徐育才.筒子纱染色与精密卷绕机筒子的最佳成形[J].辽宁丝绸,2000(2):25-26.
[3]方长国.浅探纱线染色一次准确性[J].印染技术,2008(5):19-24.
[4]林召海.筒子纱漂染层差疵病的控制方法[J].针织工业,2008(9):43-45.
(作者单位: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