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松式络筒对筒纱染色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2日

 

摘要:松式络筒是影响筒纱染色的关键工序之一,本文分析了松式筒纱质量对筒纱染色的影响,并对影响松式络筒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松式络筒;筒纱染色;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色彩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色织服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用于生产色织布的染色纱线需求大量增加。与绞纱染色相比,筒纱染色具有工艺流程较短、能耗低、纤维损耗低、成品品质高、纱线断头少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染纱生产企业的首选。

  影响筒纱染色质量的因素很多且较难控制,稍有疏忽就会产生色差、染花、不易染透等质量问题。松式络筒是影响筒纱染色效果的关键工序之一,待染色的纱线无论卷绕形式如何,都需要按漂染厂所规定的加工要求进行松式络筒,这是筒纱染色的第一道生产工序。松式络筒的目的是将紧纱经过松式络筒机卷绕成密度、重量、成形等都符合染色要求的松式筒纱。松式筒纱的质量对筒纱染色的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1松式筒纱质量对筒纱染色的影响

  1.1筒纱密度

  筒纱密度是影响筒纱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染色时,染液循环受到的阻力与筒纱密度的大小及其均匀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筒纱密度大,染液循环受到的阻力大,染液不能很好地通过纱层,影响染液的循环流量,容易造成内中外层色差、染花等一系列质量问题。筒纱密度过大时,染液无法均匀渗透纱层,会造成色花;密度太小,则易造成漂染液短路而染色不匀,并可造成纱线被漂染液冲毛或断冲现象。

  一般情况下要求筒纱卷绕密度:非丝光棉纱0.40~0.42g/cm3,丝光棉纱0.38~0.40g/cm3,涤棉混纺0.30~0.40g/cm3,定形后的化纤丝0.32~0.34g/cm3,粘胶纤维0.32~0.34g/cm3,筒子纱支数越高,相应卷绕密度越小。同一缸内的纱,不仅每个筒子内纱层各处密度均匀,而且筒子间的纱层密度也要基本一致,若筒子间的密度相差太大,会造成筒子间色差。

  1.2筒纱重量

  随着纱线卷绕重量的增加,筒纱纱层将变厚。纱层厚,染液穿透循环的阻力就大,染液流量变小,染液不易穿透,导致内中外色差、筒肩染不透;另外,纱层越厚,内外层纱的卷绕直径相差就越大,流线密度差异越大,染液穿透的时间也越长,造成沿程染料度差增大,内中外层色差也会变大。筒纱纱层过厚,还会造成插钎上的纱接触偏紧,从而导致相互接触的纱染不透,因此,筒纱的重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筒子间的筒纱重量也要均匀一致,若重量差异过大,纱层厚薄就不均匀,染液循环时容易穿过纱层薄的筒纱而不易穿过纱层厚的筒纱,导致穿过筒纱的染液流量不同,这样易造成同缸内筒子纱之间的色差。

  1.3纱层长度

  筒纱染色要求纱层要将筒管上的筒孔全部遮住,保证染液不直接从筒孔中喷出,只有穿过筒孔才能分布到纱线内层。若筒子卷绕位置不当或往复距离不够,会发生“露眼”,造成染液短路,染液会把筒子端面打毛,并影响其他筒子的流量,从而造成染花、筒子间色差。但是,筒纱纱层长度也不能太长,否则会发生染不透现象。

 1.4筒纱成形

  筒纱成形良好是指松出来的筒纱要符合成形要求,无塌边纱、腰带纱、蛛网纱等。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状况不良、工人操作失误等原因,往往会产生成形不良的筒子,成形不良的筒纱内部各处的密度存在差异,这样就会导致染色不匀。

  1.5筒纱形状

  圆柱形筒子的染色可靠性有保障且产量高,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但对于一些上染快、表面光滑的纱,如丝光纱、化纤纱,在染色过程中容易产生滑脱现象,对纱线染色质量造成影响,松式络筒时尽可能不松成圆柱形筒子而松成纺锤形,对减少筒纱染不透和边纱松脱现象有较大帮助。

  2影响松式络筒质量的因素

  松式络筒过程要将紧纱松成符合染色要求的松式筒纱,必须要在一定的张力、臂压力、速度、超喂、卷绕角度、温湿度等相互配合下,才能控制好筒纱重量、密度、成形等。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