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新型涂料染色
涂料染色不发生上染过程,涂料主要靠粘合剂粘着在织物上。它最大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不论是单一的天然、合成纤维织物,还是各种纤维的混纺织物,都只需用涂料一次染色,而且染后不需要水洗或只需轻度水洗,因此废水少,也节能。其最大缺点是手感差,有些粘合剂有毒(例如含有甲醛或有毒的游离单体)。研究新型涂料染色,首先是选用无害的涂料和粘合剂,其次是改善染色织物的手感和颜色鲜艳度,目前已有一些符合生态要求的涂料和粘合剂出现。为了改善织物的手感,生产一些特别柔软的粘合剂,或减少粘合剂的用量,合理控制粘合剂在织物上的分布。例如研究开发粘合剂包覆的涂料,用它来染色,纺织品的手感和透气性有很大改善,而且牢度也好。
10.无盐或低盐染色
离子染料,特别是一些直接性低的活性、直接染料染色时,为了增加染料上染率,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中性电解质,例如食盐和元明粉。这些电解质染色后全部排放到染色废水中使江河受到污染。选用直接性高的染料可以减少盐用量。此外对纤维化学改性,提高纤维吸附染料的能力同样可以减少盐用量。近年来对纤维素纤维进行胺化改性,在纤维素纤维上接上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后,大大增强了直接、活性等阴离子染料对纤维的吸附能力,可以进行低盐或无盐染色。活性染料染色时,甚至可在中性条件下固色,减少了用碱量,这些都有利于生态环境。11.应用“绿色”染色助剂
染色纺织品上的重金属除了来自纤维材料和纺织加工用料外,还主要来自染色加工用料。如一些染料或颜科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一些染色用的媒染剂(如六价铬盐)和固色剂(如二价铜盐)也含有有害的重金属离子。近年来研究开发了不用或代用含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染料、媒染剂和固色剂。特别是酸性媒染染料不用重铬酸盐作媒染剂,直接染料不用铜盐作固色剂。研究开发的一些新型媒染剂和固色剂中不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如无甲醛固色剂。有害染色助剂还包括一些含有卤代芳烃的载体及高温匀染剂,这些助剂也应用无害的助剂来代用。12.低温染色
通常染色都需在温度近100℃下进行,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温度高达130℃左右。染色温度高不仅耗能多,而且纤维和染料也容易发生损伤或破坏。因此,国内外在积极开发低温染色工艺,例如羊毛纺织品于80~90℃下低温染色;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应用特种染色助剂的增溶染色,可降低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等的染色温度;应用物理化学或化学方法对纺织品改性后也可以降低染色温度,进行低温染色。13.物理和物理化学法增强染色
通过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可以增强染色,使染料上染速度大大加快,或者提高染料的吸附量。物理方法的典型例子是超声波在染色过程中的应用。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染料上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可以显著改善透染和匀染效果。目前对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应用研究较多,它还可以减少肋剂和电解质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低温等离子体对纺织品改性后,可以增强纤维的染色性。例如羊毛和一些合成纤维用低温等离于体处理后可以提高上染速度和降低染色温度。利用紫外线、微波以及高能射线处理纺织品,也可改善纤维的染色性,有的直接用于固色。
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增强染色可以减少染色废水的化学污染,不过在处理纺织品时要注意劳动保护。目前这些染色方法还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