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巨型卷染机染色一次成功率控制
摘要:本文根据卷染生产和小样之间的工艺条件差异,具体分析了浴比、温度、时间、中性盐用量、纯碱用量、水质、后整理布面PH等各个因素对最终颜色的影响,指出了控制的要点和解决方法,提高卷染染色的一次成功率。
关键词:卷染 染色 一次成功率
巨型卷染机染色浴比小,所以用水量少,染化料利用率高,水洗负担也相应的减小,自然就节约水、电、汽,符合节能、减排、降耗。现在的市场变化快,品种多,每单的数量小,而卷染机加工灵活多变,恰好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所以卷染机染色被多数印染厂采用。但染色时烧杯样和实际生产工艺条件差距较大,存在大货的生产一次成功率不高的难题。而在巨型卷染机内进行调色,很容易产生头尾色差和左中右色差,色花等此病,同时,浪费水电汽和人工,生产效率也大大的降低。所以 ,提高卷染染色的一次成功率RFT(Right-First-Time)就显得更为重要。本人在卷染加工生产实践中,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阐述出来,供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
1.如何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
要小样和实际生产颜色吻合,必须找出小样和生产之间工艺条件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小样的工艺条件和处方,进行准确的判断,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处方,保证生产的颜色和小样符合。
印染厂接到生产订单后,一般要进行打小样确认,客户一旦确认小样,那么生产就按小样的颜色作为标准。所以在打小样时就应该考虑到后续生产的稳定性,因为打小样是为生产服务的。如果小样颜色很准确,但不能进行实际的大生产,也没有意义。反而,客户一旦确认烧杯样颜色,却不能实际生产出大货,给经营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制定小样的工艺条件和处方时,一定要考虑到大生产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首先小样在制定处方时,对染料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活性染料品种繁多,色谱较齐全,正常的颜色供选择的品种还是比较多的,那么一个合理的染料组合对实际的生产起到很大的帮助,相反,一个不合理的染料组合,会给实际大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增加很多负担。
如何要选择合理的染料并进行最佳的组合,这就要求染整技术人员对染料性能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所加工的纺织品纤维的性能和特点要了如指掌。对纤维材料和染料的熟练应用,就不难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条件和处方了。
常用的纤维素纤维有棉、麻、粘胶纤维、天丝、莫代尔、竹纤维等,每一种纤维又有区别,例如麻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比较高,上染率较低;粘胶纤维的结晶度低,具有皮芯层结构,在较高温度下,对染料的初始吸附比较快。同时不同的前处理工艺,对染色的上染率也比较大,如棉织物的丝光和不丝光对染色的上染率、染料的初始吸附速率、扩散性等,影响都比较大。还有织物的组织,纱线的粗细,经纬纱线密度等,对染色的性能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例如,高支高密的府绸织物40s*40s/133*72根/inch,和40s*40s/133*72根/inch斜纹相比,同样的丝光半制品,因为组织的不同,染料的扩散性相差也比较大,平纹府绸织物的染料扩散性就比斜纹的差,表现在染色时交织点有白芯,而且,同样的染色处方同样的工艺条件下得色和表面颜色的深度也不同。
了解到所加工的织物和性能特点以后,就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提供的颜色进行染料选择。如何选择染料,首先要对染料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就活性染料而言,每只染料的上染率、固色效率、对纤维的亲和力、扩散性能、反应性都要做充分的了解,浴比、中性盐、碱剂、温度、时间、水质、染色后水洗、固色剂、柔软剂、PH值等各项条件对染色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要准确把握,即使同样的分子结构,由于每个染料生产厂家在染料商品化过程中添加的分散剂和工艺的不同,性能也有差异【1】。同时考虑到每只染料之间的配伍性,这样才能针对客户所提供的颜色选出一最佳的染料组合。
确定好小样的染料组合以后,就要打小样,打小样的工艺条件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量接近实际大生产的工艺条件,确定好浴比、中性盐用量、碱剂用量、温度、时间、水质,以及染后水洗的工艺条件。
小样的颜色得到客户确认以后,详细准确的整理好小样的染料处方和工艺条件,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半制品性能的了解、染料性能的掌握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处方,交与车间,并要求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工艺条件。
2.确定工艺参数及工艺参数对染色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