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空间距离的缩短和各种监控设备的安装,使人们生活在隐私易于暴露的环境中。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家居生活的私密性,对室内窗帘提出既要采光又要有效遮挡外界视线的要求。三角异形截面涤纶纤维对光线存在部分全反射,将其作为面向室外的一面即织物反面,可以起到反射光线避免大量光线进入室内的作用。全消光涤纶长丝含有的纳米级TiOz,将其作为面向室内的一面即织物正面,可抗入射光线中的紫外线。借助Tricot双面编织工艺,采用三梳复合组织,将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全消光涤纶长丝和三角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分别织人织物的正、反两面,编织出具有隐视、透光及抗紫外线的作用的双面异构的织物[1 j。分光光度计法_3]测试和分析防窥Tricot织物的光学性能显示,所设计的织物达到了“透光、隐视”和防紫外的效果,且能感受到织物正反两面的光学性能的差异。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新型防窥窗帘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不同颜色对防窥窗帘织物光学性能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织物原料及组织结构
织物采用经编Tricot技术编织,为了达到透光、隐视的效果,织物正反面采用不同的组织设计,拟设计面料表面呈现隐方格效应。选用三角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全消光涤纶长丝l4],原料规格及组织结构见表1。
1.2染色工艺及流程
为获得不同色系染色样布,采取高温高压染色工艺I5]。本实验按色系分别试染了黄色、紫色两种颜色的面料。干坯放入不锈钢染杯中,放于染色机中,封闭、升温。在1.8 Pa、130℃条件下染60 rain(130℃计时),染毕取出涤纶织物,皂洗,熨干。
具体配方及工艺条件如下:
分散染料/(ow1)0.1;
分散剂NNO/(g/I)1;
硫酸铵/(g/L)l;
压力/Pa 1.8;
温度/℃l30;
时间/min 6O;
浴比1:50。
1.3织物测试
1.3.1表观测试测试仪器:松下数码相机TZ7;JSM一5610LV扫描电镜(日本电子公司)。
1.3.2光学性能测试采用Lambda 9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175~3 300 nm,将每种试样裁剪成5 cmX 6 cm的规格,且避开布边选取。仪器在开机预热30 min之后进行测试,测试光的波段范围为250~2 500 nm(UVR紫外波段、VIS可见光波段、NIR近红外波段),波长间隔为1 nm。
2结果与讨论
2.1织物表观特征分析
显露线圈圈弧的针织物表面,称为织物工艺反面;显露线圈圈柱的针织物表面,称为织物工艺正面。织物正面即其工艺正面照片如图1(a)和(c)所示,反面即工艺反面照片如图1(b)和(d)所示。图1显示正反面结构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