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定型
经过定型可使织物具有平整的外观和稳定的门幅,定型温度过高会破坏弹性和吸湿排汗性能,通过大车试验对比强力变化、水洗尺寸变化和弹力、吸湿性能等技术指标,适宜在160℃定型,定型时间为30s,保证织物的弹性和吸湿排汗功能。
1.4碱处理
是将织物短时间浸适当的浓碱,促使纤维显著充分的溶胀,洗涤去碱烘干后,纱线间存在着较大空隙,在后序的湿加工过程中织物硬挺度大大降低,减少擦伤和折痕的产生。纤维充分溶胀后,染色时染料分子更易进入纤维的空隙,并向内部扩散,上染率得到明显提高(见表1)。经试验发现,碱处理浓度过高织物手感较硬,浓度过低对后续加工中减少擦伤等问题无明显改善,碱处理浓度在120~130g/L效果最好。
1.5初级原纤化
原纤化是天丝G100纤维的一大特点,在湿状态下受机械力的作用纤维表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原纤化,即单根纤维表面有微细纤维裂离,直径一般小于1~4μm。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生产桃皮绒效果的面料,同时也给染整加工带来了麻烦,在整个过程中必须确保不发生不均衡的原纤化,否则染色会出现白条、擦伤。选用意大利Airo-2000柔软处理机进行初级原纤化,从生产效果看,柔软处理机生产的质量稳定,原纤化均匀,在处理浴中加入平滑剂,改善其硬挺度,可以减少疵布的产生。影响原纤化效果的因素有碱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运行速度等。pH值越高,温度越高,机械力作用越强,原纤化程度越明显,而强力随着下降,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工艺条件,使纤维表面的长原纤充分裂离,而不损伤纤维本身。
工艺如下:50℃进布(平滑剂4g/L碱4g/L)→85℃×60min→70℃排液→80℃热水洗→HAc中和→50℃温水洗
1.6酶处理
经过原纤化处理后的织物表面,出现许多纤毛,要通过纤维素酶处理来去除。纤维素酶是一种高分子量蛋白质,能促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其中酸性酶对纤维素作用剧烈,可加速1,4-纤维素苷键的断裂,促使细小原纤强力下降,受机械力作用而脱离织物,获得光洁的表面。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影响较大,受热不稳定,活化能低,仅能适应较窄的pH值范围,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缓冲剂调节处理浴pH值。酶处理过后可通过升高温度或加入纯碱提高pH值来确保酶失活。酶处理在Airo-2000柔软处理机中进行。经过酶处理会使天丝纤维强力有一定幅度下降,一般下降幅度控制在18~20%。
酶处理工艺:
纤维素酶 2.5%o.m.f
pH 5~5.5
平滑剂 5g/L
处理温度 50℃
处理时间 45min
酶失活温度 80℃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