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工艺流程
并轴原纱(16轴)→煮练→水洗→染色(5个染槽;5个氧化架)→洗水(两槽洗且喷淋)一预烘→浆纱→烘干→分绞→卷绕织轴。
染槽穿纱方式改原纯棉纱W型为U型穿纱方式,使纱线在染槽内成直角形进入,避免纱线上下缠绕,达到降低伸长,减少断头的目的。
5.3.2工艺参数
染色车速:前车40 m/min,后车40 m/min;染色温度:30~40℃(加保险粉40℃以下);轧辊压力:0.4 MPa;染物带液率:100%;上浆率:8±0.5 9/6;烧筒气压:0.25 MPa;伸长率<1%±0.5%。
染料配方见表2。
5.3.3浆料配方
变性淀粉DM一828:60%;PVAl799:100%;柔软剂:10%;乳化牛油:10%;浆液含固量:8%。
5.3.4上浆工艺
供浆温度:50℃,pH值:7~8;上浆温度:98℃;粘度:11~12 s;上浆率:8%一9%;伸长率<1%;压浆辊压力:前0.4 MPa,后0.25 MPa;织轴卷绕密度:O.48±1g/cm。;车速:40 m/min;回潮率:10%±0.5%;
浆染工艺的关键是投料准确,补充料准确,车速稳定,张力适当,在操作时要注意各轴绕纱长度准确一致,机上断头及时处理不得挑过伸缩筘等。
5.4穿经工序
采用8片综框顺穿法,地组织、边组织4入/筘之后在机上结经。
5.5织造工序
采用苏尔寿P7100片梭织机织造。
5.5.1工艺参数
车速:280 rpm;
机上纬密:164.1根/10 cm发(纬密齿轮:A42T、B46T、C49T、D34T);
上机强力:3500N;
平综时间:15°(边纱平综时间为5°);
投梭时间:120°;
投梭动程:27°;
经纱缩率:12.5%;
纬纱缩率:3.8%;
筘号:38#;
机上筘幅:164.6 cm;
机下筘幅:157.5 cm;
停经架高度:0;
停经架前后位置:300 mm;
后梁:+25 mm;
车间温度:25℃左右;
相对湿度:65%~72%。
5.5.2注意事项
因竹纤维纱刚性大,停车档比一般品种严重,故应制定合理经位置线,上机张力适当以开口清晰为准,同时提高刹车灵敏度减少开车印。此外边撑刺环用两个带钢针铜环且无倒刺,其余全是胶皮环,否则成品布边毛羽明显。
6后整理
工艺流程:坯布→烧毛→上浆→整纬→烘燥→给湿→橡毯预缩→呢毯烘干→折布→成品检验→成包→人库。
6.1烧毛
为了防止纤维损伤采用高速烧毛工艺。采用气体烧毛机,车速80 m/min;火口温度:1 000~1200℃。烧毛面:二正二反;烧毛级数:3~4级。
6.2上浆整纬预缩机组
主要工艺参数:车速:40 m/min;防缩率:14%~15%;预缩率<3%;定型时间:20~40 s;定型温度:185~190℃;下机幅宽:149~152 cm;第一组锡林蒸汽压力:O.25 MPa;橡胶毯锡林蒸汽压力:0.25 MPa;呢毯锡林蒸汽压力:0.45 MPa。
7关键加工工序
7.1缝头
要求适当加大针密且均匀,四角平直坚牢,不许将门幅相差过大的坯布缝在一起。
7.2定型工序
定型温度:185~190℃;定型时间:30 s。要求门幅为湿胀时最大幅宽,定型时幅宽大于成品幅宽2~3cm。
7.3织造工序
由于纬纱是弹力纱,引纬时纬纱有较强的扭结趋势,为此须对纬纱进行蒸汽定型,定型温度:60℃;定型时间:90 min(真空状态)。上轴前对片梭纱夹、递纬器纱夹进行全面保养,使纬纱接送达100%,同时调整好储纬器压掌,避免松纬、纬缩及百脚等织疵。
7.4染浆工序
竹纤维为再生纤维素纤维,纤维的特性决定染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竹纤维对酸和氧化剂比较敏感,其结构松散,聚合度、结晶度低,有较多的空隙和内表面积,显露的羟基比棉多,因此化学活性比棉大,对酸和氧化剂的敏感性大于棉;对碱的稳定性比棉差很多,能在浓碱作用下剧烈膨胀以至溶解,使纤维的机械性能下降,因此,在染色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碱量。竹纤维的吸湿性大,对染料、化学试剂的吸附量大于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