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纬向全锦纶丝纱卡在我厂目前长车染色(轧→烘→干拉→轧→汽蒸→水洗固色→烘干),流程工序长,折皱故障很多,成品一等率较低,主要由于锦纶丝在干状态下遇水涨幅较大,在长车染色中的干对湿的轧点、烘房中、蒸箱中均容易起皱,造成大批量的染色折皱。
构想在锦纶染色中始终处于湿态,这样就可以避免染色折皱,因此试验酸性染料冷轧堆染色。
1.2试验布种
32棉*100D锦#142*90 3/1磨毛纱卡
1.3试验过程
1.3.1药品
ERIONYL A型酸性染料(Huntsman)冰醋酸(85%),柠檬酸,醋酸钠,甲酸(工业用)
1.3.2试验理论依据
不同种类酸性染料的混合考虑之三要素:
(1)染浴的pH值相互配合性:在所选择pH下,只有染料的吸收速率彼此相近似,能相互配合之染料才可混合。
(2)坚牢度性质:对日光和耐湿牢度,大抵相似的染料才可混用。
(3)移染能力和遮盖性质:即使使用的染料染色速率相配合,还有重要的问题要考虑到移染速率相似,亲和力也要彼此相似。
1.3.3染浴pH值的影响
(1)降低pH值将增加纤维上的NH3+根团(离子化)的数量。
(2)在纤维的正离子根团与染料阴离子根团间形成坚固的离子键。
(3)降低pH值提高了纤维的实际饱和值。
(4)在低pH条件下,染色可达到相当的深度,但这样键合的染料湿牢度差。
(5)pH值的选定应防止瞬间固着,以避免头尾异色,并确保最终固着率,故pH值需依染料对纤维之直接性,染色深度及染料分类而定。
(6)染料上染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1.4首先要优化染色流程
从初步的对比实验中得知,②染色方法得色深,故选择汽蒸固色。
①冷轧堆16h→甲酸固色→冷水→热水洗→皂洗→酸性固色剂固色→烘干;
②冷轧堆16h→102℃饱和汽蒸90~120s(不轧料)→甲酸固色→冷水→热水洗→皂洗→酸性固色剂固色→烘干;
但是,还需优化汽蒸前的染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