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涤纶亲水整理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工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按照染色配方配制染液(不加织物),按1.3染色工艺进行处理后,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处理后染液的吸光度,得到波长一吸光度曲线,考察整理剂对分散棕S-3RL的增溶能力。

1.4.3色差的测定在SF600PLVS测色配色仪上测定同浴染色织物与相同条件下不加整理剂的对照染色样品的色差,比较两者间的色泽变化。

1.4.4同浴染色织物亲水性测试同浴染色织物亲水性以同浴染色织物的毛细效应表示,毛细效应大,染色织物亲水性好,相反,染色织物亲水性差。织物毛细效应按照标准FZ/T01071-1999{纺织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测试。

1.4.5耐洗性测试洗涤液配方:中性皂片2 g/L;NazCOs 2 g/I。洗涤方法:将布样投入已配好的洗涤液中,在振荡水浴锅中进行振荡洗涤,洗涤温度为4O℃,10 min为1次,然后清洗试样,更换洗涤液,进行下一次洗涤,反复洗涤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烘干,进行亲水性能的测试。测定洗涤后涤纶织物的毛细效应,并与洗前整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毛细效应比较,判定其耐洗性。

1.4.6染色色牢度的测定耐洗色牢度按照标准GB/T3921.3 l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进行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按照标准GB/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进行测试。

2结果与讨论

2.1亲水整理剂用量对同浴染色织物上染率的影响将自制的新型聚酯聚醚共聚型亲水整理剂与分散染料同浴上染涤纶织物,改变整理剂的用量,按照1.3染色,测试上染率,研究亲水整理剂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所示

由图2可见,当亲水整理剂用量小于6时,随着用量的增加,低温型分散染料上染率几乎不变;当整理剂用量大于6时,随着用量的增加,低温型分散染料上染率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中温型分散染料的上染率随整理剂用量的增加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较低温型分散染料下降趋势有所加剧。高温型分散染料上染率随整理剂用量的增加也逐渐下降,下降程度相对中温型染料下降程度更大,其中高温型分散棕S-3RL上染率下降特别明显。

这是因为,随着整理剂用量的增加,染浴中与整理剂结合的分散染料增多,使得染料分子向纤维表面扩散和吸附速度减慢,会导致上染率不同程度的下降_4]。低温型分散染料分子量小,在染浴中染料分子热运动剧烈,在高温条件下,溶液中与整理剂结合的染料容易解析,因此染料向纤维表面扩散和吸附速度几乎不受影响,上染率几乎不变。而中温型分散染料的分子量较低温型大,在染液中与整理剂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强,与整理剂结合的染料解析相对难,导致上染率下降。高温型分散染料分=产量更大,与整理剂分子间作用力也更强,与整理剂结合的染料更难解析,上染率下降最大。其中高温型分散棕3RL上染涤纶织物上染率随整理剂用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除上述原因之外,实验发现还有一个原因是整理剂对分散棕3RL有较强的增溶作用所致。图3是整理剂用量对分散棕S-3RL的吸收光谱的影响。

[pagebreak]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整理剂用量的增加,分散棕S-3RL在λmax下吸光度增加,当整理剂用量增加到6(owf)后,继续增加用量,分散棕S-3RL在λmax下吸光度不再变化,与未加整理剂比较,吸光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说明整理剂对分散棕S-3RL有明显的增溶作用,导致分散棕S-3RL上染率随整理剂用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