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可赋予织物柔软性的活性染料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5日

 

假设能将一种功能性试剂分子嵌入染料分子结构中,且不影响染料的性能,那么织物的染色和后整理便可以一步完成。功能性染料的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般而言,染料和颜料都是化合物,其电子结构可以吸收380~780 nm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染料除颜色以外的性质都可被定义为“功能性”。根据这个定义,红外染料、激光染料和电压敏感染料都属于功能性染料这一范畴。不过,功能性染料的概念会根据纺织品或服装材料应有的功能(包括防水、阻燃、抗菌、防紫外线和耐化学品性能等)而更为细化。

1材料&方法

织物待染棉织物(102 g/m2,印度Mafatlal公司)

试剂丙酸、辛酸、月桂酸、硬脂酸、甲醇、丙酮、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对氯苯胺、H-酸、三聚氯氰、液氨、碳酸钠、硫酸钠、亚硝酸钠、盐酸、二乙酯等(以上均为实验室级,孟买S.D.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测试染色样的颜色性质由Spectra Scan 5100+电脑测配色仪测得,测试条件为D65光源、10°标准视角。染色样的摩擦牢度根据ISO 105-X1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用干湿摩擦牢度仪(孟买World Trader公司)测定。染色样的耐光色牢度根据ISO 105-B06—200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B06部分:耐高温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在Q-Sun日晒色牢度试验机上测定。织物悬垂性根据IS8357—1977的测试方法,用织物悬垂性试验仪(Amit Trading公司)测定。织物的弯曲长度根据AST MD 1388-1964标准,在硬挺度测试仪(孟买Rossari Labtech公司)上测定。折皱回复角根据AATCC 66-2003,在折皱回复角测试仪上测定。水洗牢度根据ISO 2-105-C10:2006(E)标准测定。

方案A标准染料的合成

步骤Ⅰ对氯苯胺的重氮化反应

将2.52 mol浓盐酸加入到冰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0.1 mol对氯苯胺,待对氯苯胺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浓度20 g/L的亚硝酸钠溶液1.01 mol,使对氯苯胺重氮化。试验温度维持在5℃以下,用淀粉碘化物试纸判断重氮化反应的终点。

步骤ⅡH-酸(偶合组分)的三聚氰化反应

将0.1 mol三聚氰氯细粉末加入到搅拌好的碎冰水混合液中,再缓慢加入0.1 molH-酸的中性溶液,控制温度在5℃以下;同时分批加入少量的质量浓度为20 g/L的碳酸钠溶液,以维持pH值在6.2~6.8。将反应液搅拌20~25 min,控制pH值在6.2~6.8至反应结束。反应溶液完全溶解或者无可重氮化的自由氨基存在,可判断反应结束。将三聚氰氯溶解于丙酮中,制成20%溶液,再加入冰水混合,即制得三聚氰氯分散液。

步骤Ⅲ重氮化对氯苯胺与氰尿H-酸的偶合反应

将对氯苯胺的重氮化溶液以细流缓缓加入到氰尿H-酸中。氰尿H-酸发生盐析,然后与重氮化铵盐发生偶合反应。同时将碳酸钠溶液分批少量加入,以调节pH值为6.2~6.8。

通过测试,偶合组分(氰尿H-酸)消失,可以判断偶合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和重氮化苯胺并排滴加到滤纸上,若其晕圈交汇处无颜色生成,可以判定反应完全结束。偶合反应的温度需控制在10℃以下。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的混合液作为缓冲液。活性染料会混杂在普通盐中析出,过滤,用含有缓冲液的冷饱和浓盐水洗涤,最后在45℃以下真空干燥。

方案B染料Ⅰ的合成

步骤Ⅰ3-(二甲胺)-2-羟丙基丙酸(PA-ECH-DMA)的合成

将0.mol丙酸溶解到118.4 g甲醇中,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加入0.1 mol二甲基胺进行中和;然后,将0.15 mol环氧氯丙烷加入到上述中和后的混合液中,不断搅拌,60℃回流反应15 h。反应完毕,减压蒸馏除去甲醇,用乙醚萃取除去残渣中未反应物,得到棕黄色的凝胶状产物。

步骤Ⅱ4-氨基-N-[2-羟基-3-(丙酰氧基)丙基]-N,N-双甲基苯胺(PA-ECH-DMA-对氯苯胺)的合成。

 

[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