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固色剂
1.离子性;2.含固量;3.PH值;4.固色时落色程度;5.皂洗牢度;6.汗渍牢度;7.摩擦牢度;8.对织物色光的影响。
十五、修补剂
1.离子性;2.移染性;3.模拟效果测试;4.对织物的剥色程度以及对色光和牢度的影响;5.在织物上的残留程度。
十六、皂洗剂
1.离子性;2.含固量;3.PH值;4.耐硬水性;5.皂洗效果(皂洗残液、牢度情况);6.对染料色光的影响。
十七、印花粘合剂
1.含固量;2.成膜情况(颜色、速度和状态等);3.增稠效果;4.给色量测试;5.对织物鲜艳度的影响;6.织物手感的影响;7.牢度测试。
十八、拔水剂
1.含固量;2.PH值;3.拒水拒油效果测试;4.对织物颜色及牢度的影响;5.手感;6.耐洗牢度;7.热稳定性。
十九、免烫树脂
1.含固量;2.织物折皱的回复性;3.织品的色变性;4.游离甲醛的测试;5.耐洗牢度;6.同柔软剂互配性测试。
二十、硬挺整理剂
1.含固量;2.同触媒的相容性;3.游离甲醛含量;4.硬挺效果;5.织物亲水性;6.对织物色光的影响;7.耐洗牢度测试。
二十一、柔软剂
1.含固量;2.PH值;3.手感效果测试;4.黄变性;5.织物色牢度的影响;6.织物亲水性;7.耐洗涤性;8.热稳定性;9.耐酸碱性;10.离子性及强弱。如果属有机硅类柔软剂,还需进行如下试验:1.反应性;2.粘度;3.氨值;4.沾缸性模拟试验。
二十二、起毛剂
1.离子性;2.含固量;3.PH值;4.起毛效果测试;5.对织物颜色及牢度的影响;6.手感;7.与其它助剂的互配性。
二十三、增白剂
1.溶水性;2.耐酸碱性;3.热稳定性;4.耐电解质性;5.耐氧化还原性;6.匀染性模拟试验;7.荧光度、白度及色光;8.牢度;9.高温黄变性;10.对柔软剂、树脂等整理剂的敏感性。
二十四、保险粉(还原剂)
1.相对含量;2.湿热稳定性;3.贮存稳定性;4.剥色效果(均匀情况、剥色程度);5.环保性(有毒气体、固体飞散织物的复染性能;8.还原清洗后还原剂的残留程度以及对染料牢度的影响。
备注:
1.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测试项目可适当增删。
2.含固量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质量的优劣。
3.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品,综合测试的同时应考虑到生产的特殊性和对成品的具体要求。
4.某些测试项目可以参照对比试验进行定性分析。
5.测试时的温度应结合实际情况掌握。
6.几种助剂同时使用时应测试配伍性。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