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一种耐电解质印花增稠剂的合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从图4可以看出:聚合温度越低,反应的诱导期越长,得到的产物的转化率越低。这是因为诱导期越长,生成的自由基被体系中的杂质终止几率越大,所以转化率越低。5O℃下,约为2Omin左右引发;60℃约为15mii"1引发;70℃约为l0min左右引发。但是,在70℃下反应引发时,体系的温度会冲过100℃,容易产生凝胶。综合温度对黏度和耐电解质性能的影响,认为最佳的反应温度为60℃。

由图4还可以看出,在6O℃下反应1h2_后,单体的转化率已经达到T95%以上,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变化不大。

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物放置~段时间后,比较产物的稳定性,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反应时间低于150rnin所得的产物稳定性都不好,放置一个星期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煤油析出,而且产物会缓慢聚合,最后形成胶状物质。说明开始合成的产物中有不少未充分反应的单体或短链聚合物。当反应时间大于150min后,所得产物稳定,继续增加反应时间,产物的稳定性变化不大。所以,认为最佳的反应时间为l50min。

[pagebreak]

2.4疏水单体十八烷基乙烯基醚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疏水单体十八烷基乙烯基醚量的增加,黏度保留率先上升,后下降。不加疏水单体的时候,黏度保留率只有20%。加入一定量疏水单体后,体系的黏度保留率最高可达到45%,为不加疏水单体时的2倍。说明加入疏水单体后,体系的抗电解质性能得到大幅改善。这是由于疏水单体引入增稠剂分子后,分子间的长碳链单体发生分子问缔合,抵消部分回弹力所引起的蜷曲的趋势。另外,长碳链形成空间阻碍作用,会保护部分羧基离子,使得整个体系的抗电解质性能提高。同时,如果体系中疏水单体量过多,发生分子内缔合几率增加,使蜷曲加重,耐电解质性能下降,并且加入过多的疏水单体会降低共聚物的亲水性,影响增稠性能。实验表明疏水单体占单体总数的2%时达到的效果最佳。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