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新型不黄变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7日

式中,m为试样的质量(g)C为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V1V2分别为试样和空白试样消耗盐酸的体积(mL)

1.3.3乳液耐酸稳定性的测定

150 mL烧杯里称取2 g乳液样品后,加入48mL HCl溶液(pH值已调至34),静置24 h,观察杯内乳液是否漂油、分层。如不漂油、不分层,则表明乳液的耐酸稳定性良好。

1.3.4乳液耐碱稳定性的测定

150 mL烧杯里称取2 g乳液样品,然后加入48 g NaOH溶液(pH值已调至1112),静置24 h,观察杯内乳液是否漂油、分层。如不漂油、不分层,则表明乳液的耐碱稳定性良好。

1.3.5乳液耐电解质稳定性

150 mL烧杯中放人3.0 g硅乳液,然后加入97mL 2CaCl2溶液;静置24 h后,样品无漂油、分层、破乳现象,属质量稳定。

1.3.6乳液耐热稳定性的测定

15 mL的试管中,加入23试管体积的乳液,封好试管口,在60℃的恒温环境中放置一周,观察乳液是否分层、絮凝、漂油。如不分层、无絮凝和漂油现象,则表明乳液的耐热稳定性好。


[pagebreak]

1.3.7织物白度的测试

采用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的WSD-Ⅲ型白度仪测试被整理织物的白度,然后与空白织物比较,整理后织物的白度越大,与空白织物的白度差值越小,说明织物的色变程度越小。

1.4不黄变氨基硅油的应用性能

1.4.1织物的柔软整理

整理工艺为:一浸一轧(浴比1:20,轧余率70%~75)→预烘(100℃34 min)→焙烘(150170℃3 min)

1.4.2织物性能测试

手感:用手触摸法评定,最佳者的等级规定为5级,未整理织物的等级规定为1级,其它织物相对于这个标准评级。白度:参照GBT8425-1987在白度计上测定。折皱回复角:参照GB/T3819-1997在织物折皱弹性仪上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不黄变氨基硅油乳液的技术指标

外观透明

固体质量分数()20

pH57

离心稳定性(4000r/m×30 min)不分层或不浑浊

氨值(mmolg)0.3

2.2不黄变氨基硅油微乳液的应用性能

2.2.1普通硅油与不黄变硅油乳液比较

1普通氨基硅油与不黄变硅油乳液对被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