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分散蓝79:1 200%扩散性能
2.1.2 AATCC TM 146分散稳定性测试(71℃)
称取染料(2.0±0.1)g(以染色强度100分计)置于400 mL烧杯中,加入200mL 0.25 g/L EDTA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5 min后用醋酸溶液调pH值至4.5~5.0,然后将烧杯放人恒温水浴中,在不断搅拌下,于5—10 min内使温度达到71℃.用同样温度的水预热漏斗,经双层Whatman滤纸(2#上4#下)过滤,评级.
2.1.3高温分散稳定性测试(130℃)
将染液置于红外高温染样机中,45~60 min内升温至130℃,保温30min,再将染液降温至80~90℃,准备过滤(染液制备和过滤方法同上述AATCC TM 146).
图2分散蓝79:1 200%高低温分散性
由于对试验室设备的性能要求不高,高低温分散稳定性测试是目前国内外染料行业及印染厂普遍采用的方法.从图2中看出,用REAX 85A后处理的所有样品,高温分散稳定性测试(130℃和71℃)时抽滤时间短且滤纸表面残余物少;而国产木质素后处理的样品随着喷雾干燥温度的升高,抽滤时间明显加长,其中150℃喷雾干燥的样品在2 min之内无法全部通过滤纸,且滤纸表面积聚较厚染料层.表明此时分散染料在生产过程中国产分散剂无法起到耐热保护作用,印染厂使用该分散染料再采用130℃对涤纶纱线染色,容易出现色点和色斑等问题.由此可见,REAX 85A在保护分散染料耐热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常卓越的性能.
2.2其他分析法
2.2.1比较喷雾干燥前后染料粒径变化
当分散染料砂磨至一定粒径后,分散剂包裹在染料颗粒周围并防止其受热再次团聚导致染料粒径增大。通常常温下大多数分散剂都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染色温度或喷雾干燥温度的升高,分散剂的耐热稳定性会逐渐降低,且温度越高,对分散剂的高温分散稳定性要求就越高.这里我们引入染料喷雾干燥前后粒径衰减率的概念来评价不同分散剂的优劣,此方法精确度高而且操作方便.
当分析染料粒径时,90%粒子的粒径和染料的比表面积往往会被同时考虑,也就是说90%粒子磨到所需要求(小于1μm)的同时,比表面积越小越好,这意味着直接包裹于染料表面的分散剂用量越少,其余分散剂可作为加强保护之用.
计算公式:90%粒子衰减率=-(PD喷干后-PD喷干前浆料)/PD喷干前浆料x 100%
CS衰减率=-(cs喷干前浆料-CS喷干后)/cs喷干前浆料×100%
式中,PD为染料粒子的粒径,单位μm,CS为比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