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η为脱色率,%;q为吸附容量,mg·g-1;C0为染料废水中MB的初始质量浓度,mg·L-1;Ce为吸附平衡后的质量浓度,mg·L-1;V为染料废水的体积,mL;m为浒苔吸附剂的加入量,mg。
1.6浒苔对MB的吸附等温线绘制
在优化的静态吸附条件下,向MB初始浓度100mg·L-1的模拟废水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浒苔(0.05~2.0g·L-1),进行吸附处理,按式(2)计算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qe);然后,按式(3)和式(4)分别绘制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6]。
式中,C0的含义同前;Ce为吸附平衡时的染料浓度,mg·L-1;qe为平衡吸附容量,mg·g-1;Qmax为饱和吸附容量,mg·g-1;KL为Langmuir吸附常数;n和KF为Freundlich吸附常数。
2结果与讨论
2.1浒苔对MB的吸附条件优化
2.1.1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一般认为,pH值既能影响吸附剂的表面结合位点,又能影响染料分子表面的电离-聚集过程,因此本研究将其作为首要的优化因素。由图2可见,在设定的pH值范围内,当废水pH值由2升至4时,浒苔对废水的脱色率显著提高;pH值为4~11时,脱色率保持在较高水平(82.32%以上),且波动幅度不大。Cengiz[5]利用总状蕨藻(Caulerparacemosavar.cylindracea)吸附吸附MB的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结果:随着pH值由3增至7,脱色率随之增加,继续增大pH值,脱色率保持稳定。这可能与藻粉表面性质因pH值而改变有关。在低pH值时,藻粉表面因质子化而带正电荷,与MB阳离子产生排斥作用,使吸附量较低。在pH值较高时,藻类细胞壁表面带负电荷,对带正电荷的MB静电引力增大[7]。由于模拟废水初始pH值(4.7)处于最优吸附的pH值区间(4~11),故以下研究中模拟废水的初始pH值均采用4.7。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