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复配的氨基硅油对羊毛绒线进行柔软整理,绒线达到了滑、糯、亮的要求,例如将氨基硅油DC-6100(氨值0.6 ,手感柔软,耐黄变一般)和DC-2000(氨值0.3,分子量8万~9万,平滑性非常好,黄变小)乳化成30%的微乳液,与平滑剂HO-3025E(羟基硅油乳液,含固量29%,分子量30万)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当DC-6100用量40%,DC-2000用量40%,HO- 3025E用量20%,在整理工艺为柔软剂用量5%(O.W.F),浴比1:30,温度30~40℃,用HAC调节pH为5.0~6.0,时间30min时可达到柔软整理的要求。
用氨基有机硅柔软剂、高脂肪季胺钠盐和脂肪酸缩合物复配,可使织物获得超柔软的手感。用N-壳聚糖季铵盐(14份)、氨基硅油(800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4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份)、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00份))及一种有机硅两性表面活性剂(14份),增溶剂(68份),水 (3600份)复配而成的有机硅柔软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很好的柔软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采用氨基有机硅油、脂肪酰胺类软片和蓬松丰满剂为复配物,整理羊毛衫、羊绒衫取得较为有效的效果。柔软整理时加入亲水性聚合物和抗静电剂,有助于提高羊毛衫织物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但加入抗静电剂会影响织物的柔软性能,例如用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整理剂(25g/L)和十八烷基甜菜碱(35g/L)对精纺毛/涤织物进行柔软抗静电整理,最后测定其表面比电阻为2. 5 ×1010Ω,但是柔软性能比单独处理有所降低,作者认为可能是氨基改性有机硅整理剂在纤维表面发生了交联所致。
在氨基硅油乳液中加偶联剂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 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酯、脂肪环氧化合物如环氧氯丙烷和缩水甘油醚,交联剂异氰酸酯或适量反应性硅油,如含氢硅油、羧基硅油等均可进一步提高整理织物的柔软回弹性、抗皱性以及耐洗性。主链结构含SiOH、SiOR基的氨基硅整理剂与马来酸酐改性(摩尔比1:1)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固化催化剂二辛基二月桂酸锡酯复配,则能固定织物的尺寸使之有良好的防缩效果,甚至使易收缩性纯羊毛织物水洗20次后的面积收缩率保持在0.3%以下。杨玉琴等人探索了羊毛纱线上柔软剂的复配及其应用工艺,确立了最佳氯化处理(剥鳞)工艺,以改性氨基硅柔软剂为主体的复配物64份的NP(平滑柔软剂),6份的CS–10(增光增滑剂),18份的CS-6(氨基硅聚乳液),再加12份的水。对羊毛纱线进行柔软处理,可获得羊绒般的手感,并具有防毡缩效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