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整理是应用具有功能性化学品加工的工艺技术。一旦发现所用的化学品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造成损伤后,及时作出处置(如禁用,限量或另找代用品)是明智的措施。以往所有的功能性整理用的化学品差不多都是化学合成的。以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利用天然资源开发天然化合物作为功能性整理已引起关注。以抑菌整理技术而论,对甲壳素(动物的)、桧柏油(植物的)和氨基葡萄糖苷(微生物的)的开发已取得了相当成功,而最新开发的护肤整理几乎全部取材于天然原料。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Oeko-tex标准100,ECO Label以及Reach法规形成对整个染整行业所使用的化学品进行拉网式大清理,使人有难以招架之感,但是又是进入国际市场必闯之坎。
功能性整理产品对消费者缺乏直观的吸引力,暂时国内还没有保证其功能质量的公认性的标签或吊牌,只能由消费者在使用过程当中感受其功效。因此,防止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权利,尽快建立国内功能性整理产品的市场游戏规则,是保证功能性整理产品健康地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述五种沿用的功能性整理技术,在接受生态环保考核中,暴露出了各自的问题,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开发新的功能性整理技术要吸取教训,凡未充分证明无害可暂作“有害”处理,经查确实无害后可重新使用无妨。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