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QC的这些在线检测的数据统计、数据处理及在线显示功能能为纺织厂随时提供质量数据信息,及时了解反馈纱疵信息,有利于纺织厂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参数作调整,使清纱设定更合理。
同时利用这些在线检测的数据统计的质量数据,可以设定各种类型纱疵的质量报警极限,当规定纱线长度内的纱疵数量达到设定极限时,便引起机器报警并切断纱线,同时络筒锭位停止工作,记录下报警内容。质量报警的内容包括:极短粗节(N)、短粗节(S)、长粗节(L)、长细节(T)、异型纤维(F)、启动错支(C)、生产错支 (CC)、链状异纤(MF)及链式纱疵(PC)等,这几项报警的参数包括参考长度和设定疵点数量。
UQC的质量报警还包括以下内容:
(a)纱线质量不匀率条干CV %值的报警设定:依据某一锭或某一工作组的纱线条干CV %值的平均值,按照后道质量要求,分别设定条干CV%值的报警上限和报警下限,当生产过程中纱线条干CV%值超过设定上限或低于设定下限时,产生一次报警;依据络筒机上某一工作组的纱线条干CV %值,设定该组中单锭的条干报警上下限的相对值,当这一组中任何一锭的条干CV%值相对于该组条干平均值超过设定上限或低于设定下限时,这一锭便产生质量报警。这样就可以既保证络筒机上每个单锭条干值在绝对值上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又可以保证每一工作组中各单锭之间条干数值保持相对稳定。
(b)特定纱疵的报警设定:按照纱疵分级图中23级纱疵的定义,选取其中1至5个级别的纱疵,设定其在一定长度范围中允许出现的次数,例如设定B3级、D2级纱疵在十万米中最多分别允许达到8个和3个,当管纱中选定纱疵超过设定次数时便产生质量报警。
(c)常发性纱疵的报警设定:按照选定的常发性纱疵界定等级,设定其在一定长度范围中棉结、粗节、细节允许出现的次数。通常棉结、粗节、细节选定的范围分别为+200%、+50%、-50%。当管纱中常发性纱疵任意一种超过设定次数时便产生报警。
当UQC清纱器发生质量报警后,可以选择三种清纱动作类型:即不动作 (NONE))、清纱器清除(CUT)和锁定锭位并报警(BLOCK)。由于在线检测的质量数据和离线检测的质量数据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系统差异,因此在上述各种质量报警作数值设定时,需要以在线检测的质量数据为基准,在读取在线检测数据并经过统计分析后,逐步由粗到细合理设定。不同的产品、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指标是不相同的,所以质量报警的合理设定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当上述质量报警极限值设定为零时,即表示该项检测功能不起作用。
(3) UQC电子清纱器对检测器的特殊监测
络筒机的高效生产要求清纱器能与络筒机进行很好的配合,UQC特殊监测功能就是为了保证其配合的密切性而设置的。其特殊监测功能如下:
(a)零点监测(ZPM):在络筒机捻接期间保证测量头零点重新调整。
(b) 切刀检测(CMT):保证清纱器剪切时切疵成功。如果在切刀切割后检测槽中仍有纱线运行,将发出报警。
(c)纱线跳动检测(JPM):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络纱张力突然波动,造成纱线短时间内离开检测槽时,产生一次切割动作。
(d) 纱线跳动报警(JPA):如果纱线短时间内跳离检测槽,在切刀切割后络筒锭位停止工作,发出报警。
(e) 槽筒信号监测(DSM):如果启动络筒锭位后检测头未接收到槽筒信号,就发出技术报警,提醒检查槽筒传感器。
(f)槽筒缠绕监测(DWM):避免纱线缠绕槽筒而产生一次切割。
(g) 槽筒缠绕报警(DWA):纱线缠绕槽筒后切断纱线,同时发出报警,阻止槽筒继续工作。
UQC电子清纱器的上述特殊监测功能使得清纱器与络筒机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功能发挥的更加充分,有利于络筒机的高产高效,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和络筒机运转的正常。
2.2.2 络筒机的生产监控系统。
Orion自动络筒机的生产监控系统是一套完整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三方面的功能:设定络筒机的工作参数、输出产品的生产数据、查看工艺报警的原因。它既可以对纱线质量、筒纱质量进行监控,对偏离质量标准的有关数据进行报警,又能对络筒机单锭的工作参数、捻结器和张力控制器等的工作参数进行设定和控制,还能够对落纱小车、吹吸风装置等实施监控,所有在线检测的数据可以用文字或图表显示,必要时可打印输出。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