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常用纺织浆料的特点及配方设计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2日

5.1鉴别方法一----咔唑(9?氮杂芴)显色法
5.1.1试验用具、试剂
烧杯、玻璃棒、滤纸、吸管等。指示剂F,即咔唑溶液配制:称取5 mg咔唑,溶解于5 mL浓硫酸中,溶液呈金黄色。
注意事项:随用随配制,因咔唑溶液30 min后由金黄色变成油绿色,已经不能用作试验。此外,咔唑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5.1.2试验步骤
在浆液中滴入10滴左右咔唑溶液,并静置数小时,如有淡绿色出现,表明含有CMC。
该方法较为准确,但试验时间较长,且咔唑有毒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5.2 鉴别方法二 凝絮法
利用CMC与某些金属盐相遇,产生凝絮沉淀的特性进行定性鉴别。这种方法快速简便,但事先应确定浆液中没有褐藻酸钠和聚丙烯酸,因这两种浆料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
试验方法:在浆液中滴入10滴左右10%的AlCl3或BaCl2,如出现凝胶状沉淀,说明含有CMC。
6 聚丙烯酸系浆料定性鉴别
聚丙烯酸系浆料也是经纱上浆的主要浆料之一。聚丙烯酸浆料主要用于锦纶的上浆,故不予重点讨论。
6.1 聚丙烯酸酯的定性鉴别
聚丙烯酸酯主要以乳白色粘稠液体形式出现,且有一定的刺激性大蒜味,故容易从外观和气味直接鉴别。但已经开发出高含固量的固体浆料,如澳大利亚利明公司 LMA?95型合成浆料是固态聚丙烯酸酯浆料,外观为微黄色固体粉状物,有效成分达(85±2)%,显然仅从外观形态不足以定性鉴别。
快速鉴别织物上是否含有聚酯或丙烯酸盐浆料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试液阳离子红F3BL0.5%,醋酸(30%)0.5%,将织物浸泡在30℃新配置的染料溶液中5 s,取出放置30 s,然后用蒸馏水水洗1 min,出现红色即表示有聚酯或聚丙烯酸盐浆料存在,不含聚丙烯酸浆料的织物应呈无色。
方法二:将样品在80℃、pH值为4~5的条件下,浸渍在含1 g/L阳离子红GL的溶液中,如果有聚酯或丙烯酸盐的存在样品呈红色,不含聚丙烯酸的织物呈白色或很淡的粉红色,其原理是浆料中的羟基或SO3Na基可以被阳离子染料染色。
方法三:取杜拉诺艳黄6G用水配制成1%分散性染液。将少量已经上浆的坯布试样在杜拉诺艳黄6G的分散性染液中煮沸2 min,用沸水漂洗,再用少量丙酮提取。如试样呈深黄色,并有绿色荧光,说明含有聚丙烯酸酯浆料。
6.2 聚丙烯酸酰胺的定性鉴别
聚丙烯酸酰胺用作纺织浆料时大多数为棕黄色粘稠的液态物,也容易从外观鉴别。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固体丙烯酸酰胺,如英国联合胶体公司的VicalWLV固体酰胺浆料,因而也需进一步定性鉴别。
6.2.1 试验用具、试剂与材料
试管、石蕊试纸、金属钠。
6.2.2 试验步骤
通过鉴别浆料大分子中氮(N)的存在来定性鉴别聚丙烯酸酰胺。取干浆料或浆膜放入试管内,加入一小粒金属钠,熔融之,将产生的蒸汽与用水润湿过的石蕊试纸接触,若在试纸上呈碱性反应,证实浆料分子中有N存在,可判别为聚丙烯酰胺。
7 结束语
用上述方法鉴别浆料,具有试验试剂易配易得、仪器用具简单、试验人员易于操作,试验结果的直观性、再现性强,试验结果准确的特点,符合大多数纺织厂的现有试验室装备和技术现状。
但上述方法适用于浆料的类别鉴别,对同一类别的不同浆料,如各种变性淀粉,需要采用进一步的试验方法鉴别,这些试验试剂配制、试验仪器配置和试验方法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探索简便、快速的鉴别方法。 

 

<<上一页[1][2][3][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