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纺织生产企业如何依据现有试验条件对常用各种浆料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鉴别,从而在总体上把握浆料的性能和主要结构特点,掌握浆料配方设计和制定浆纱工艺参数的主动权,也便于对不同类型浆料的应用进行比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纺织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各种上浆材料不断涌现,产品中很大一部分被冠以各种商业名称,有些公司对浆料的基本成分或化学组成在产品说明书中有明确的说明,而有些浆料生产企业将浆料产品的基本成分视为技术和商业机密,对其讳莫如深。而作为浆料使用者的大多数纺织、印染企业缺乏科学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手段,本地又没有权威的检测机构对浆料进行快速有效的的定性鉴别。本文就如何对浆料进行快速简易的定性鉴别作一探讨,试验的范围仅为棉纺织企业普遍使用的淀粉类、PVA、CMC、聚丙烯酸系浆料。
1 碘/碘化钾法初步鉴别淀粉、PVA
淀粉和PVA是纺织经纱上浆的主浆料,往往被共同用于一个浆料配方中。
碘/碘化钾法鉴别试验的目的是初步鉴别浆料中是否存在淀粉、PVA或者两者的混合物,而对于是否还含有其他浆料有待进一步相关试验。
1.1试验仪器、试剂
烧杯(500 mL)、玻璃棒。
指示剂A:0.01 mol碘液,配制方法:称取1.3 g碘,置于50 mL烧杯中,加入2.5 g碘化钾及25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0.2 mL浓盐酸(体积质量1.19g/cm3),加水稀释到1 000 mL,储存于琥珀瓶中,储于低温暗橱内,有效期为1个月。
1.2试验原理
1.2.1淀粉遇碘成蓝色显色反应
不论是淀粉溶液还是固体淀粉,与碘作用时都生成有颜色的复合体,这是由于淀粉分子对碘有吸附作用。直链淀粉的分子呈螺旋卷曲状态,每6个葡萄糖就可吸收一个碘分子,因而对碘的吸收能力很强,形成蓝色的复合体,支链淀粉虽然聚合度很大,但由于分支较多,每个分支的长度只有20~40个葡萄糖残基,只能形成很少的螺旋,吸附极少量的碘,产生紫色至红色的复合体。由于淀粉的组成以直链淀粉(一般占73以上,视淀粉的种类而异,荷兰AVEVE公司的ASP 100%支链淀粉除外)为主,故颜色呈现蓝色或蓝黑色。
1.2.2 PVA遇碘呈现蓝色(完全醇解)或红色(部分醇解)显色反应
PVA与碘能生成络合物而呈特殊的有色反应,显色程度与醇解度有一定的关系。完全醇解的PVA遇碘显蓝色,部分醇解的PVA遇碘显红色或紫红色。与淀粉混和鉴别时,会彼此干扰,因而需进一步试验以区分。
1.3试验步骤
用碘液A在坯布上滴1~2滴,可能有3种情况:呈深蓝色说明有淀粉浆或完全醇解的PVA(如PVA?1799);呈现橙黄色(碘液原色),则说明可能为其他浆料;呈现紫红或棕红色,则说明有部分醇解的PVA。
2 加热法进一步区分淀粉和P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