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浆纱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再生竹纤维富含羟基,主浆料使用优质变性淀粉。因为不耐碱,不宜用PVA浆料,以免印染用碱退浆损伤纤维。应掺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蜡片等柔软剂、吸湿剂及抗静电剂。
(2)应采用低粘度浆液增加浸透,适中的压浆力保证被覆。采用单浸单压或单浸双压以减小浆纱湿伸长。
(3)上浆率较类似品种棉纱略低,回潮率提高到9%~10%。
(4)浆液应保持中性,pH值6.5~7.5为宜。
(5)温度宜低,浆槽温度85~90℃,烘筒温度110℃以下为宜。
(6)使用湿分绞,贴伏毛羽,保护浆膜。
(7)使用后上蜡。
(8)采用小张力、低伸长率,尤其要控制浆槽喂入和预烘区湿伸长率,总伸长率控制在1.2%~1.5%。
3.7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纱线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可纯纺或混纺成多种特数纱线,强伸度高,但不匀率较高,纤维抱合力差,毛羽多,特别是3 mm以上长毛羽多以及耐酸碱性差。
其浆纱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纤维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亲水基团,可用淀粉类作主浆料,细特高密品种可适量掺用PvA。应掺用聚丙烯酸类浆料、蜡片及抗静电剂。
(2)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是再生纤维,没有油脂、杂质,比照类似品种棉纱上浆率可降低1~2个百分点,回潮率与棉纱相近。上浆工艺可采用高浓低粘浆液,较高的压浆力,确保浸透、被覆兼顾,贴伏毛羽,增加耐磨。
(3)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遇酸或碱都易水解,用中性浆,pH值6.5~7.5为宜。
(4)温度宜低,浆槽温度85~90℃,烘筒温度100℃以内。
(5)使用湿分绞棒,贴伏毛羽,保护浆膜。
(6)使用后上蜡或后上油,软化浆膜,消除静电,使分纱容易,耐磨增强。
(7)小张力,低伸长率控制在0.7%~0.9%左右。
4 结语
从以上列举的几个流行纱线品种的浆纱要点看,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了解该纱线的纤维属性和纺纱方式,掌握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
(2)结合纱线特数和密度,选择浆料,考虑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和张力;
(3)设定浆液浓度、粘度、pH、温度、浆纱速度、压浆力、浸压和烘燥方式等工艺条件。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