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煮一浴+氧漂二步法工艺一直以来都是经典的连续前处理生产工艺,由于其工艺路线成熟,对助剂要求不高,氧漂时双氧水分解缓慢、安全系数高,而为大多数染厂所采用。
然而由于近几年来能源价格的不断飞涨,以及节能减排工作自上而下的深入开展,传统的两步法工艺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一些助剂厂家纷纷推出针对前处理一浴法开发的多功能一剂型助剂产品,受到了染厂的广泛欢迎。
众所周知,传统前处理两步法工艺中所用到能助剂一般是烧碱、双氧水、精炼剂、双氧水稳定剂、螯合分散剂、水玻璃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和双氧水,其它只是辅助体系。在两步法工艺中,碱剂起到退浆和煮练的作用,双氧水起到漂白和去杂的作用。所谓的三合一一剂型产品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在产品组成上,其主要组分是水玻璃,并复配以一定的碱剂和精炼剂,复合为一体,集渗透、乳化、净洗、螯合分散、双氧水稳定等功能于一身,而成为多功能产品。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多功能前处理助剂大多为固体产品,此类产品虽然设计理念先进,但受产品生产技术所限而存在先天不足。多功能固体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家用洗衣粉的早期制造成型方法,即通过简单吸收法或中和.吸收相结合法,将表面活性剂和各种无机或有机物结合在一起。为了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良好的流动性,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制造成型,其最终产品的活性物含量都不可能做得很高,一般来说超不过15%。更有甚者,一些助剂厂家在生产中因价格竞争而偷工减料,故意降低活性物含量,造成染厂还要外加很多助剂,反而没有起到三合一的作用。
在应用上,活性物含量低的直接后果就是三合一产品的工艺用量偏大,一般涤棉织物上用量在20~30g/L,而在纯棉织物上有的三合一产品用量甚至高达50g/L。如此高的用量必然导致高位槽化料困难,尤其不能适用于自动加料系统。在不能完全溶解的情况下,三合一产品对双氧水的稳定能力大大下降,有产生破洞的潜在危险;而且由于固体料渣堵塞料管,也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前后波动。
另外,固体三合一产品属于“傻瓜型”产品,各组分比例固定,调整工艺用量不便,其适用织物品种范围较窄。从目前染厂使用情况来看,三合一产品在T/C织物上的应用效果最好,而对于纯棉织物,则往往需要外加助剂以提高效果,显然不能适应染厂多品种、小订单生产的现状。
在现有三合一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分析、优化配方,联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推出多功能A、B、C三只产品,均为液体产品,适应于各种织物的前处理生产。 2.产品简介
联邦科特化工有限公司的多功能助剂系统由A、B、C三只产品组成。
多功能A料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根据协同增效原理,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适当比例复配而成,具有渗透迅速、乳化力强、耐高温和高浓电解质、低泡、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 多功能B料和c料都是双氧水稳定剂,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化学结构组合。两只产品具有高度的抗氧化能力,不仅能封闭催化双氧水分解的重金属离子等杂质,而且还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硬水和软水环境中,在有碱和无碱条件下,都能发挥极佳的双氧水稳定作用。另外,由于B、C组合具有极强的防结晶性和阻垢分散作用,不会产生传统氧漂工艺中使用水玻璃所引起的硅垢问题。
针对不同的品种,多功能A料、B料和C料可以自由组合,染厂并可根据使用效果调整其中一只或两只产品的用量,相当方便。 3.试验部分
由于在产品设计之初即综合考虑了多功能A、B、C料的各项性能,如A料的渗透性与乳化力,B料和C料对钙、镁离子以及铁离子的螯合分散性能,因此试验时以上单项指标不再测试,而主要针对整个系统的应用性能,进行了三组试验。第一组是测试多功能B料和C料的组合对双氧水的稳定作用;第二组是测试多功能A料不同用量及汽蒸时间波动对多功能系统煮练效果的影响:第三组是测试双氧水浓度波动对多功能系统煮练效果的影响。
3.1双氧水稳定性试验
按下面配方配制氧漂工作液,在水浴锅中升温至98℃,保温1h,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试双氧水分解率。
氧漂工作液配方(g/1):
100%NaOH 0~15
100%H202 10
多功能A料15
多功能B料X
多功能C料y 3.2多功能A料不同用量及汽蒸时间对煮练效果影响试验
使用纯棉24x24 72x60蜡印平布进行煮练试验。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