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着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毛纺产品的要求,已从保暖型逐渐向轻薄、舒适型转移。近年来,国内外各企业都在不断采取新工艺、新原料开发精纺超轻薄面料,使精纺面料的各式服装显得更加高贵、典雅、飘逸、潇洒。
单经单纬毛织品是超轻薄精纺面料品种之一。传统的毛织品都是股线织物,而精纺单纱比股线紧密程度差,捻度小,均匀度、强度差,毛羽较多。在织造过程中,需要承受各种作用力,特别是在高速织机上,毛纱的质量是织造能否达到高效率、保质保量的关键所在。毛纱不经上浆处理,会造成断头率高、生产效率低、布面质量差等缺陷。上浆对精纺毛纱单纱型织物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国内外毛纱上浆有关资料的分析和试验对比,确定采用单纱上浆方式,在湖南产的GC341型单纱上浆机上进行了工艺探讨。 2毛纱上浆应考虑的因素
毛纱的主要原料是羊毛纤维,在上浆前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羊毛纤维特有的鳞片及缩绒性,使纱线中的羊毛纤维在上浆过程中的湿热条件下,很容易发生不均匀的收缩和松弛,从而造成同一纱线的不同片段及各根纱线之间的伸长和张力不匀,故上浆温度不宜过高。但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出现浆液渗透不足,浆纱表面浆膜被覆不稳定,从而导致上浆后纱线的强力、耐磨性及毛羽伏贴达不到要求,因此必须控制好上浆温度。
②羊毛纤维的弹性非常好,毛纱的断裂伸长率大,而一般的浆料其浆膜的断裂伸长都较小,与毛纱的高弹特性不相匹配,会造成拉伸过程中的不同时断裂,从而出现上浆后浆纱强力提高不大,甚至低于原纱的现象。因此,毛纱上浆对浆料要求较高,浆料的特性对上浆的成败至关重要。
③羊毛纤维本身含有的油脂和纺纱过程中所加的和毛油,同样会影响浆液对纱线的渗透,必须添加渗透剂。
④羊毛单纱是单向加捻,加上单纱毛羽较多,使纱线耐磨性差,故所选浆料粘度应大些,即以被覆为主。 3上浆工艺及条件的确定
单纱上浆工艺流程:筒子纱→上浆→轧浆→烘燥→卷绕成型。
为了寻找最佳工艺条件,从浆料配方、浆槽温度、浆纱时间和烘燥温度等方面对浆纱效果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探讨。
3.1浆料配方
选择浆料时,既要满足工艺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我们采用了以下3组配方的浆料分别对27.8tex纯毛纱(64支澳毛)进行上浆试验:配方Ⅰ,PVA浆料;配方Ⅱ,淀粉浆料;配方Ⅲ,PVA/淀粉混和浆。对上浆后的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3mm毛羽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原纱与浆后纱主要物理指标 项目 原纱 浆纱Ⅰ 浆纱Ⅱ 浆纱Ⅲ
断裂强力/cN 150.5 173.7 155.3 190.5
断裂伸长率(%) 21.8 19.8 17.5 20.4
≥3mm毛羽数
/根.m-1 22.45 7.42 10.21 4.42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3种浆料中,淀粉浆的效果最差;混合浆的效果最好,其毛纱断裂强力提高较大,并且纱线表面毛羽大为减少,表面较光洁。混和浆配方为:PVA/淀粉10%~12%、润滑剂0.5%、蜡0.5%、渗透剂0.02%。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