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经单纬毛织物在织造过程中需要经过浆纱工序。浆纱是纺织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工序,只要浆纱质量有了保证,织造工序才能顺利进行。根据毛纱的特性,上浆主要是使毛纱毛羽贴伏,增强毛纱的强力和耐磨性。这就需要在毛纱上浆过程中,让一部分浆液渗透到毛纱内部纤维之间,使纤维互相粘着以增加纱的强力;同时还要让一部分浆液被覆在毛纱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浆膜,使纱表面上的毛羽贴伏在纱身上,以免在织造过程中,相互粘连而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影响织造效率和成品质量。
毛纱上浆与棉纱上浆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毛纤维与棉纤维的基本性能有显著差异,棉纤维的湿强降低得较少,而毛纤维的湿强有很大降低,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其强力降低的程度更为严重。再者毛纤维虽然具有很高的变形能力,但它的绝对强力并不高,而一般棉纱上浆用的浆纱设备上机张力较大,纱线所受的伸长率(永久变形)大,对毛纱来说,如果采用同棉纱一样的浆纱机械进行上浆,那么,毛纱的机械性能损伤太大。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毛纱上浆应采用的上浆方法。
1、高压上浆法
高压上浆主要是指纱线在上浆过程中、通过压浆辊时能给纱线施以较高的压浆力(压浆力在20—40kN之间的高压浆力),其目的一方面是使浆槽压出的纱线具有较低的湿加重率、降低烘燥能耗和提高浆纱速度;另一方面是加强浆液的渗透和粘附力,并使被覆的浆膜更完整耐磨,纱的结构紧密,毛羽贴伏,以提高浆纱的可织性。由于毛纱表面的毛羽多而长,所以毛纱上浆,对贴伏毛羽的要求会更高,采用高压上浆能达到使毛纱毛羽更好地贴伏的目的。另外,毛纱上浆要求能在较低的上浆温度、快速烘燥的条件下进行,采用高压上浆可以降低从浆槽输出的毛纱的含水量、由于毛纱含水量减少,可采用体积较小的烘房,以较快的速度将毛纱在最短的时间内烘干。采用高压上浆后,毛纱的上浆速度最高可达到300m/min。
毛纱采用高压上浆所用的浆料必须具备高浓低粘(即高浓度、低粘度)的持性,因为高浓度浆液中的含水量少,能保证上浆的毛纱迅速而有效的烘干;而低粘度的浆液能更好地渗透到纱的内部。同时行利于形成完整的浆膜,改善浆膜的机械性能,降低浆膜损伤。尤其能适应单纱与最少根数的毛纱上浆。由于高压上浆的毛纱含水量低,从而可降低烘干所需的热能消耗,减少浆纱的带绒率,有利于提高上浆速度,提高上浆率。降低桨料消耗。
2、熔融上浆法
熔融上浆又称热熔上浆,是指毛纱在上浆过程中,通过一套热熔上浆装置,将熔化了的浆料施于毛纱表面而达到上浆之目的。热熔上浆是在分条整经机上进行的,热熔上浆装置必须安装在分条整经机筒子架与卷绕滚筒之间,热熔上浆装置由贮浆槽、上浆辊及变速传动装置、浆料喂给装置、上浆辊加热装置等组成。上浆辊为一沟槽罗拉,上浆时每根毛纱占据1个沟槽,毛纱以300m/min的整经速度,通过缓慢转动着的沟槽上浆辊(10r/min),这时由于沟槽上浆辊被加热到使浆料熔融的温度,熔融的浆料在上浆辊的沟槽中被涂抹在毛纱上。当毛纱到达整经卷绕滚筒卷绕时,浆液在毛纱上已冷却凝固,使毛纱卷绕在供织机使用的织轴上不再相互粘连。采用熔融上浆,毛纱的上浆率由沟槽上浆辊的转数、上浆辊加热的温度以及浆料喂到上浆辊的速度等来控制。采用熔融上浆,可以使毛纱的毛羽大幅度减少,降低浆纱能源消耗约80%左右,设备的占地面积与传统的上浆相比大大减少,各种纱线线密度的毛纱可分别上浆,对毛纱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染色等均无不良影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