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色纺纱对混和有着极高要求,目前沿用的本色纺开清棉工艺流程很难满足这一要求。采用双流程混和或人工混和都存在明显不足,为此专为色纺纱设计了新的工艺流程。介绍了新流程的工艺配置,并对三种流程的设备投资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流程有利于提高色纺纱混和质量并且节约设备投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有色纤维混和而纺成的纱称为色纺纱(本白纤维与黑色纤维混纺称为麻灰纺,其他五颜六色的纤维混纺称为彩色纺)。色纺纱中至少有两种有色纤维,多时可达六、七种或更多,有色纤维含量也从0.5%~50%不等。纤维经过染色加工后,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纤维性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色纺纱设计相应的有别于本色纱的工艺流程。
1加工色纺纱常用的两种混和方式
由于色纺纱对混和要求十分严格,传统的本色纺清棉工艺流程不能满足混和的要求。为了得到充分的混和,各企业都想尽了办法。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1双流程混和
将原料按配棉成分要求排放在圆盘抓棉机内,经过清棉流程成卷(称为一次卷);将制成的一次卷排在圆盘抓棉机内,再次经过清棉流程成卷(称为二次卷),制成的二次卷供梳棉工序使用。
1.2人工混和
将原料按配棉成分比例过磅,然后由人工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在混棉场地交替叠层,混和后,平铺直取装入打包机成包或直接排放在圆盘抓棉机内,经过清棉流程成卷,供梳棉机使用。
2两种混和方式的特点
2.1双流程混和的特点
优点:
混和效果好,混和充分。
缺点:
(1)同样的流程进行了两遍,设备折旧、耗电、劳动力成本成倍增加;
(2)双流程打击过度,对成纱质量有较大负面影响;
(3)设备重复占用,产量大减。
[1][2][3]下一页>>